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房地产
字号:
广西建工一建集团博士工作站工作纪实:科技赋能项目建设
发表时间:2021-11-16 16:32:38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自9月7日起,该公司就直属分公司承建的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项目,与广西大学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签订了科研合作合同。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16日电(黎俊彦 王华)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16日介绍,该公司承建的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项目,实现了综合训练馆主体结构的顺利封顶,标志着综合训练馆的课题研究工作进入下一阶段。

  在综合训练馆屋顶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科研团队设立高大支模监控站,密切监测监控应力变化;当传感器的反馈发现混凝土浇筑产生的力学指标波动进入警戒范围时,监控站立即向作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发出停缓施工的指令。

  上述景象是科研团队的一个工作剪影。自9月7日起,该公司就直属分公司承建的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项目,与广西大学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签订了科研合作合同。

  该科研合同的签订,标志着一建集团首个产学研横向科研课题正式落地,推动建筑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一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项目封顶现场。一建集团供图

  发挥优势,推动科研项目立项

  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16645平米,建筑高度24米,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属于高大难新项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高大模板在高度、跨度、面积以及受力强度等方面在公司已承接项目中实属少见。主体结构的高支模施工区域内,拥有17条截面积达到1.9-2.5平米、跨度达到33.6米、高度达到23.3米的后张法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梁,整个项目高支模施工面积达到5300余平米,具备良好的施工技术研发基础和理论研究基础。

  8月16日,一建集团牵头召开博士工作站科研项目立项研讨会。会议结合项目高大难新实际情况,对潜在研究课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具有较高的科研特性和科研价值,初步确定了研究课题,并决定依托博士工作站进行一建集团首个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

  该项目承载着探索科技创新道路的使命,凝聚着公司三级技术团队、博士工作站的力量,着力研究高密高支模体系优化、支撑体系起拱量研究、混凝土梁浇筑顺序对支撑体系受力和变形的影响、预应力水平对预应力梁弯曲变形的影响、支撑体系拆除方案优化等内容,推动施工领域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项目科学管理、加快进度、降本增效等目标。

  精益求精,保障项目策划先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项目的前期策划阶段,7月9日项目便完成了高大模板工程方案的首次专家论证,考虑到现场施工的特殊性,研究团队多次组织团队中的教授级高工、博导等专家深入现场指导,寻求高大模板专项方案的优化空间。

  在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于8月12号再次召开专家论证会上,改进了第一次的论证方案,完成了方案优化。在公司的高支模验收现场,团队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与严谨细致的工作方式,获得了参建各方和论证专家组的高度赞扬。

  确定支撑体系的方案以后,研究团队结合项目实际,通过科研手段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混凝土梁浇筑顺序对支撑体系受力和变形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中的顶部位移可能导致的垮塌风险,提出斜撑加强方案,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技术对项目优质高效推进的推动作用。同时考虑现场施工的紧迫性,采用BIM技术模拟支撑体系拆模阶段梁的变形,从而精益求精,反复优化得到最佳的拆家方案。

  本项目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目的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把工程建设的生产、安全和质量放在主导位置。由于本项目高支模工程体量大,时间紧,每个单元仅有1个月的主体施工期,在短时间内完成预应力梁浇筑时的沉降监测以及支撑体系立杆受力情况监控试验的部署成为了本科研课题的关键。

  因此,为避免错过最佳数据的收集时间,课题组紧锣密鼓地部署了试验方案。通过将试验架与高支模架体进行重叠,验证了高密度杆件体系模板支架搭设的可行性;采用可视化交底+精准放样技术,实现了综合训练馆高支模架体搭设并通过三方验收,搭设体体量达到35000m³。另外,该项目对大梁监测架进行了独立搭设,完成了监测支座制作,从而满足多孔道竖向和水平位移的监测需求。短时间内,课题组优质高效地实现了将科研技术紧密服务于工程,为项目的建设赋能争先。

  循序渐进,日夜鏖战,完成混凝土浇筑任务

  10月25日21:00,综合训练馆屋顶混凝土浇筑号角正式吹响,在合理配置作业人员后,一建集团高度重视项目的施工进度,公司博士工作站专家、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常岩军教授及公司、分公司技术骨干到现场指导。加大人力投入,派驻2位专职人员值守,课题组成员也不容一丝懈怠,二人值守,早晚班轮换,并在施工现场中设立高大支模监控站,密切监测监控应力变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当接收到传感器的反馈,发现混凝土浇筑产生的力学指标波动进入警戒范围时,由监控站作为中枢联动机构,向作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发出停缓施工指令,以此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高效性。

  最终,在历时45.5小时后的10月27日18:30,综合训练馆顺利完成屋盖浇筑,混凝土浇筑量共计1622立方。10月28日上午,综合训练馆结束数据采集,通过位移计的反馈数据,预应力梁的沉降量达到了21mm,标志着首阶段监测数据的完美采集。

  截至目前,该项目的高支模钢管使用量约2700吨,其中综合训练馆的钢管用量为1500吨,面对如此庞大的体量,如何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将钢管高效拆除并安全转移,成为了课题研究团队BIM小组的下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一建集团科研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围绕项目管理为中心,结合项目实际,全力发挥科研作用,进一步掀起四季度抢工建设热潮,尽锐出战抢抓产值进度,打造更多精品优质工程。(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