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兴宾区五山镇:扶贫产业有特色 乡村振兴有希望
发表时间:2021-01-07 17:31:30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五山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中新网广西新闻1月7日电(闭勇军)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五山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产业发展不断创新

  联兴村委古村属于水库移民村,背靠三利湖国家湿地公园,依山傍水,树木成荫,民风纯朴,但是原来是有名的贫困村。联兴村委通过引导古村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种植特色水果产业,推动古村脱贫致富。至2019年,古村发展葡萄种植617亩,实现产值372万元;引进发展384亩红心柚,实现产值210万元;全村依靠特色产业实现年人均纯收入超1万元以上。

  2020年开春时节,联兴村驻村队员引导和带动部分贫困户,利用古村、凤来屯和横山屯的冬闲田种植白玉丝瓜和螺丝线椒并获得丰收,其中种植白玉丝瓜43亩,产量28万斤,产值56万元;种植螺丝线椒25亩,产量5万斤,产值15万元。

  2020年,联兴村驻村队员申报的葡萄、白玉丝瓜和螺丝线椒三个产品,均通过了国家扶贫产品的认定。如今,联兴村委通过不断创新产业发展,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以及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群众生活蒸蒸日上。

  龙头企业助力脱贫

  马则村和黄埠村原来都是贫困村。两村均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其中马则村引进广西五关富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黄埠村引进广西畅正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龙头公司进驻后,通过建立“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报酬”三大联结机制,助推脱贫攻坚稳步前行。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龙头企业支付土地流转金383万元,分配给村集体红利27.2万元,培训贫困群众300多人,支付贫困群众务工薪金200万多元,为马则村和黄埠村巩固脱贫成果夯实了坚实基础。2020年,马则村驻村队员申报的广西五关富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小龙虾、北回桂稻香米产品,均通过了国家扶贫产品的认定。

  另外,位于六贝村社贝屯的广西金扶梯牧业有限公司,着力构建“政府+科技+龙头企业+贫困户”四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合同托养、饲草种植、技能培训、吸纳就业等途径将贫困户嵌入肉牛养殖产业链,吸纳六贝村、施村共18户贫困户进行务工,每年增加收入6万元;扶持和带动周边农户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带动12户贫困户种植牧草、全株玉米等非粮作物;引导当地2户农户建立家庭农场联建联营;通过五山镇政府搭台,与五山镇各村委共同创建“产村融合”项目,带贫益贫18户82人,每年支付土地租金及农户务工费45万元、村集体经济分红4.3万元,呈现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良好局面。

  集体经济更有“钱景”

  止马村化肥订单式销售点位于止马村委,该项目于2019年11月由南方电网来宾供电局援建,2020年3月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采取“厂家+代理商+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和村委干部、驻村队员共同管理的运营模式。该项目运行大半年以来,共售出农资58吨,销售总额22万元,为2020年止马村集体经济增加4.5万元收入。止马村化肥订单式销售点让农户感受到了在家门口购买农资的便捷,为农户节省耕种时间,也是五山镇首个由村委自主经营的主体,实现了村集体经济自主“造血”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六贝村服装加工厂扶贫车间项目是兴宾区第一个村民合作社创办的服装加工厂,创立于2018年6月,位于六贝村老村委旧址,以吸收附近村屯的贫困户到扶贫车间就业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与广西源林服装有限公司合作。目前共有8名贫困群众在该扶贫车间长期务工,每月增加收入2000元,该扶贫车间每年给六贝村集体经济增收5000元以上,夯实了脱贫攻坚成效。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谷塘村委福塘村依托“横平竖直、整齐划一”的村貌优势,获得2020年自治区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试点。该项目投入资金315万元,其中上级拨款300万元,村民自筹15万元。项目以“提升乡村风貌、改善人居环境”为建设内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目前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村民活动中心、村史馆、“三微”、生态停车场、村民活动小广场、林中步道、公厕、特色墙、村内绿化等逐步显现,乡村振兴开始有效衔接,一个全新的宜农、宜旅、宜居、宜养的生态美丽福塘村指日可待。

  2018年以来,市、区两级派驻五山镇9个村委的后盾单位,主动作为,先后整合项目资金2100多万元投入各村屯的道路、综合楼、篮球场、戏台和美化亮化工程建设,村庄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极大提升了乡村宜居品质,古村、蜡烛、新兴等一批生态美丽乡村不断涌现。(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