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海丝路上的非遗珍品——合浦金银首饰制作技艺
发表时间:2021-01-31 10:27:31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金银首饰的传统手工制作,包含了复杂的一道道工序,如今已经踪迹难寻。而在广西北海合浦,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金银首饰制作技艺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心手相传,历久弥新。

  中新网广西新闻1月31日电(翟坚求)“轻金冠以金丝结之,为弯鹤之状,仍饰以五彩细珠,玲珑相续,可高一尺,秤之无三二钱,上更琢玉芙蓉以为顶。”(唐代苏鹗的《杜阳杂编》)“蝉翼轻轻结,花纹细细挑。”(唐代徐夤的《银结条冠子》)……中国历代诗人、词人喜欢用隽美的诗词语句去描述各式各样的金银首饰,人们从诗词中就能感受到金银首饰扑面而来的华丽、庄重。

  金银首饰的传统手工制作,包含了复杂的一道道工序,如今已经踪迹难寻。而在广西北海合浦,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金银首饰制作技艺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心手相传,历久弥新。

  蕴含海洋文化的金银饰品

  “合浦金银首饰制作技艺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其制作技艺属于我国金银首饰传统细金工艺的岭南支脉。”北海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合浦金银首饰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李黄宏钜介绍。

  据载,金银细工技艺是汉族优秀的传统金属手工技艺,起源于商周,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合浦是中国南方海上贸易的大港,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双方交易奇珍异宝,金银器便是其中之一,这从合浦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金银器便可见一斑。早在汉代,金银细工工艺便已随着中原移民而传入合浦。后经各个朝代移民文化的输入,以及海丝路的贸易带来先进的金银细工工艺,使合浦金银器制作技艺更趋于完善。

  合浦金银首饰制作技艺的工艺十分繁复,全程手工制作。每道工序对工匠的手艺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其传统制作技艺包括原材料的土法熔炼、铸造、锤揉、拉丝、花丝、镶嵌、錾刻、鎏金、烧蓝等工艺,采用合浦本地特产南珠和海丝路舶来品宝石镶嵌首饰,首饰以穿珠点翠为主要特色。

  在制作金银首饰时,合浦的工匠们传承了中原、岭南技艺,还撷取生活中耳濡目染的鱼、虾、蟹、蛤、海水、浪花等海洋文化元素,创新地融入首饰设计,施以锤揲、拉丝、造型、花丝、錾刻等技艺,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文化金银饰品成品。这一技艺不仅具有浓郁的写实意味,还极大丰富了作品的文化韵味。

  同时,合浦出产的金银首饰图案、造型,一般以民间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文字、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进行创作,承载着大量经典文化内容,金银首饰产品遍及生活、祭祀、冠服、佛事等各个领域,也与地方民族文化紧密相连。可以说,合浦金银饰品包含着吉祥文化、寿庆文化、喜庆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和海洋文化……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合浦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和对外文化交往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合浦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清末民国时期达到了巅峰,空前发展,金银首饰店铺随处可见。当时的合浦廉州,就是海洋金银饰文化的中心地,盛极一时。

  合浦金银工艺品制作在造型、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底蕴。它以金银为画纸,錾具为笔,或平铺流畅,或浮现跳跃,其灵动和优美无与伦比,是中国各类艺术之集大成者。合浦金银制作工艺的发展和传承史,对合浦的科学技术史、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技艺传承至今

  从很多年前起,人们只要路过合浦县廉州镇阜民北路,经常能听到“叮当、叮当”或轻或重的敲打声。沿着声音寻去,在这条廉州老街上,便可看到一间历史悠久的金银首饰制作店铺。

  店铺内,一位老人、一位中年妇女正埋首而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银饰。这位老人,就是合浦金银首饰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李黄宏钜,而中年妇女则是他的徒弟李琼。李黄宏钜今年75岁,从事金银首饰制作已经超过30年。自他记事起,自家的长辈们每天都是在“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埋头制作首饰。

  “清朝康熙年间,我们李家的先祖李秀芳从广东肇庆迁到了合浦,他自身传承了中原地区的全银首饰加工制作传统技艺,又兼容了岭南技艺。乾隆六十一年,李家先祖李特宵在廉州府开设玉珍金银铺;同治年间,李家先祖李恒艳在防城企沙开银铺,获皇家赐赠‘修职郎’匾额;1900年,李家先祖李湖在合浦廉州开设协荣银铺,铸造的银锭远销香港,与闻名海内外的广州‘十三行’外贸商行都有业务往来。后来,协荣银铺就一直在廉州老街上开到了今天。”

  多年来,合浦协荣银铺经营从未间断,协荣银铺的金银首饰制作技艺也一脉相承、代代相传,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实物相传等多种途径延续至今,是合浦金银首饰制作技艺的主要传承群体。

  长期的耳濡目染下,李黄宏钜自幼就对金银首饰制作技艺这一传统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跟随父亲学习金银首饰制作,中学时代就以勤工俭学的形式参与其中。

  “高中毕业后,我并没有立即加入打银的行列,而是去了化工厂做技术员,还转过几份工作。但是对传统工艺的兴趣从未间断过。”李黄宏钜回忆,直到1992年左右,李黄宏钜“下海”了,他选择继承父业,专心经营祖传的协荣银铺,一直秉承着“公平交易,诚信为上”的宗旨,诚信经营,将合浦金银首饰制作技艺传承并发扬光大。

  在李家家谱中,记载着一个“鸭子下金沙”的故事。故事讲述了清末的一天,一个老农把两笼没卖完的鸭子寄存在李家银铺里。李黄宏钜的堂叔父半夜起夜,竟然看到鸭笼底部在泛着金光,他打着煤油灯一看,发现鸭笼底部有许多金沙。第二天,他把鸭子的粪便收集起来,用水冲干净后,竟采集到几两金沙。店里的学徒纷纷建议掌柜把金沙收起来,当做什么也没发生。但是掌柜没有同意,反而将实情告知老农,并把金沙还给了老农。老农十分感动,他告诉宏钜的堂叔父,鸭子是在南流江边放养的,金沙应该就是鸭子在河滩觅食时吸食进胃里的。而后,李黄宏钜的堂叔父便带着学徒到了南流江,果真淘到了金沙,其他村民也闻讯而来,淘到了金沙就交给李家银铺制作饰品。后来,李家的银铺生意越来越兴旺,还开了多家分号,但无论哪家分号,都秉承着店铺“诚信为上”的宗旨,绝不短缺少两,做到货真价实,获得了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

  在实践中创新传统工艺

  “李黄师傅的技艺确实精湛,他还能拉出和头发一样细的银丝呢。”李黄宏钜的金银首饰制作技艺精湛,做出来的产品精美、有特色,找上门来加工金银首饰的人络绎不绝,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

  李黄宏钜继承祖业后,不仅传承了传统的技法,还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优秀技艺,积极创作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作品。比如《郑和下西洋錾刻银画》《沧海丝路银镯》《花山岩画珐琅银镯》《廉州古城廉政文化》等金银工艺作品,就是他与时俱进地将海丝文化、廉政文化与传统金银首饰制作技艺融合一体,打造出独具珠乡特色的作品,在各级工艺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其中,在表达合浦廉政文化的产品中,他以南珠文化作为廉政清明的文化符号,以莲花为图案符号诠释廉政文化,将工艺作品打造成了艺术精品。

  李黄宏钜还对传统技法进行了认真研究,在传承“合浦金银首饰制作技艺”的同时加以创新。他运用化学知识,将古法物理融化提炼金银改进为化学提炼金银法;将汞污染严重的鎏金法改造为镀金工艺,将传统技法进行了改良创新。

  金银首饰的制作中,文字与绘画基础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李黄宏钜不仅爱好绘画,还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融入其金银工艺作品中去。在创作实践中,他对北部湾地域与传统金银首饰制作技艺等相关的人文知识加以调查、研究,整理记录了海上丝绸之路银产业历史沿革、金银首饰制作技艺核心技术等资料,还撰写出版了相关论文、专著。

  2006年7月,他撰文《鸟语花香一发间》发表于《中国收藏》;2007年7月撰文《百家银锁》发表于《中国收藏》;2015年2月创作国画作品《李氏家族三百年——考银作品集》在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节目摄制播出。2018年,他结合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汉文化、花山文化、民俗文化,制作出一批具有广西文化特色的旅游工艺品;2019年,他悉心制作李家历代传承的花丝工艺作品——凤冠,作品在当年的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中展出,其中錾刻银画《郑和下西洋》获铜奖。其制作的花山岩画纹饰银手镯受邀参加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西南造物——“非遗”项目作品展》。他和女儿李黄开春共同创作的《古城廉说》银浮雕錾刻画,获2020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银奖。2019年,他还配合CCTV4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摄制组在协荣银铺祖号旧址的直播工作,宣传推介家乡非遗文化,受到广泛赞誉。

  在去年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黄宏钜和他的儿子李黄开国创作了银錾刻画作品《白衣勇士》,讴歌赞美奋斗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

  培养人才传承非遗文化

  当今,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在自动化生产和连锁金银品牌的冲击下,传统金银工匠店逐渐萧条,传统金银首饰技艺正在悄然消失。

  “如今能坚持学传统制作技艺的人太少了,机械化制作已经成了现在的主流。但是手工制作的作品每一件都不一样,具有独特的地方,这是机器无法代替的。”对于合浦金银首饰制作技艺这一传统工艺,李黄宏钜从未放弃,并且一直坚持创作。

  为了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金银首饰制作工艺,他还培养自己的妻子、儿女、徒弟、业余爱好者等多人从艺。如今协荣银铺在广西首府南宁设有协荣艺术工作室,开展金银首饰、艺术品加工制作及艺术交流活动,让金银首饰加工技艺惠及更多民众。2018年,协荣银铺被列为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最近,李黄宏钜创作了《孔子论语》银画,利用珐琅彩花丝技艺,作品细致逼真,字体风骨有力,十分精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接下来,他将把精力放在“红色”主题的金银创作上。“我希望合浦金银首饰制作技艺这个传统工艺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有更多人乐于学习,把这个非遗文化一直传承下去。”这也是年过六旬的李黄宏钜的最大心愿。(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