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广西田林:让脱贫成为美好生活新起点
发表时间:2021-02-07 00:51:14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脱贫群众新生活的起点。田林县将在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基础上,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强化人才支撑,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新网广西新闻2月6日电(甘天龙 张雄森)“公路通到家门口,屯内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周边绿化了,群众全部脱贫了,这是我们生活的新起点。”家住广西田林县浪平镇弄陀村甘垌子屯的脱贫户杨胜令告诉笔者,以前从甘垌子出行需要爬坡上坎一个多小时才到乡级公路,现在坐车10多分钟就到了;脱贫攻坚五年来,甘垌子屯变化可大了,建材用车运到家,20多户群众先后脱贫并告别了木瓦房,建起了小洋楼。

  位于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甘垌子屯,2018年底修通屯级道路,2019年实施道路硬化,结束了甘垌子村民祖祖辈辈人挑马驮的历史,近两年屯内道路硬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实施了农网改造,还建好了篮球场。

  记者了解到,在浪平镇弄陀村甘垌子屯,木瓦结构房屋是石山区典型住房类型。由于石山区没有建房木材,过去建房要到很远的土山村屯购买柱子、横条等建材,加之交通不便,材料运输,十分困难,以致该屯曾经一座房子挤住两至三户人家。

  “‘十三五’以来,田林县103个贫困村及深度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5.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摘了“穷帽”,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3.1%降至零。我们将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坚持‘四不摘’要求,以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田林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黄剑辉介绍。

  地处滇黔桂连片石漠化大石山区的广西田林县浪平镇,交通不便、缺土地、缺水、资源极度匮乏,是绝大多数村屯的典型共性。由于没有地表河流,石山区吃水绝大多数靠雨水。“以前我们屯望天喝水,到雨季,房前屋后的山塘水浑浊,喝不上干净水;到严重旱季山塘缺水,得到几公里外的小溪挑水,整天为喝不上水而犯愁。”浪平镇委贵村弄干屯周金末说起自己年轻时候,每天凌晨5点起来,挑着两只铁桶到山后小溪排长队打水的情形。周金末说,这种严重缺水的状况,直到“同心水柜”建成使用才得到彻底解决。

  路通水通,乡村百通。如今,一条条乡村道路在田林崇山峻岭间蜿蜒前行。在许多曾经的贫困村屯,一栋栋崭新的房屋鳞次栉比,屯内路灯、自来水管网、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进入田林大山腹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卫生整洁的美丽乡村画卷。

  视力一级残疾的肖德伟,于2017年搬离老家田林县高龙乡达尧村那保屯,跟随着658户2386人贫困户一起搬进县城百花寨安置点。曾经学过盲人按摩的肖德伟想开一家按摩店谋生,于是与妻子商量,在县城租了两间门面,采购了设备,雇请了3名残疾员工,盲人按摩店就这样开起来了。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一家在县城住上了大房子,有了自己的店铺,一年下来除去成本有5万多元的收入。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言语之间,洋溢着肖德伟告别贫困的欣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满满自信。

  在定安镇澳洲坚果基地,一群务工村民正在为果树松土培根、施肥、剪枝,树间林里一片繁忙景象。

  “你们看,这些上证挂牌印有我名字的坚果树都是我们家的,整整75株!”正忙着施肥的脱贫户王志金介绍,这75株坚果每年能给他家带来2.5万元左右的收入。

  近几年,定安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五五分红经营模式,与从事种植、加工和销售澳洲坚果的企业合作,发展450亩澳洲坚果作为当地147户搬迁贫困户的后续扶持产业。

  如今,素有“干果之王”誉称的澳洲坚果,不仅成功“移民”田林,而且挂上当地“身份证”成功“落户”。在坚果基地,像王志金一样仅除草、修剪枝条等务工一项就有200名脱贫群众,能给他们带来每人每年近2万元的收入。据悉,田林县委、县政府投入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资金1.1亿元,发展后续产业解决就业,确保搬迁户有产业覆盖有就业保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脱贫群众新生活的起点。田林县将在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基础上,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强化人才支撑,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