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广西电力部门助右江河畔“红军村”脱贫致富
发表时间:2021-04-08 16:52:42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92年前,百色起义在广西百色轰轰烈烈打响。当年,在田东县西郊右江河畔,一个叫百谷村的小村落,全村86户,除1户地主逃跑外,其余85户农家均参加红七军和赤卫队,是著名的“红军村”。

田东供电局平马供电所党员服务队员在百谷红军村开展供电线路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时,向村民征求对供电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赖增鹏  摄 拷贝
  田东供电局平马供电所党员服务队员在百谷红军村开展供电线路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时,向村民征求对供电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赖增鹏 摄 

  中新网广西新闻4月8日电(韦露 黄伊)92年前,百色起义在广西百色轰轰烈烈打响。当年,在田东县西郊右江河畔,一个叫百谷村的小村落,全村86户,除1户地主逃跑外,其余85户农家均参加红七军和赤卫队,是著名的“红军村”。

  韦海莲嫁到红军村已有40多年。她说起从老人们那里听来的往事:“我们村有69人编入红七军,其中16人牺牲了。起义后第二年的中秋节,地主民团武装放火烧了我们村,大火烧了3天,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家没了。”

  92年过去了,百谷红军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茅草屋被烧毁的地方已盖起了栋栋楼房,家具电器应有尽有,凹凸不平的泥路小径变成了宽阔的硬化路,村民还筹款在村里建起了广西第一个村级革命历史陈列室——百谷红军村陈列室。

  韦海莲的父亲和公公都参加过革命,父亲韦有光是一名通信兵,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传递信息。艰苦的战斗中,韦有光跟着部队辗转至云南后染上风寒,被迫留在老百姓家养病,无法继续前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安排他在云南大理鹤庆县工商联工作。上世纪60年代,始终牵挂着家乡的父亲,带着一家人回到百谷村。村民记着红军的好,念着同乡的情,帮他们一家盖了茅草房,后来又盖了瓦房。红军精神的传承、良好的家教,把韦海莲培养成了一个热心人,她在村里担任了20年的妇联主席,深得村民信任。

  如今,韦海莲已经64岁了,她说:“其实已经换届,我不再是妇联主席,但是新来的同志还不太熟悉,我得带带她。”话音刚落,她又骑着电动三轮车穿梭在村头巷尾,处理着各家大小事。

  2005年,韦海莲一家建起了5层楼房,添置了许多新家电。当被问及村里电是否够用时,韦海莲指了指路边的路灯笑着说:“村里的路灯都和县城的一样,你说我们的电够不够用?”

  电力、交通、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第一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一直以来为红军村脱贫致富助力。实施农网改造后,村里的三台变压器容量从490千伏安扩容为725千伏安,老旧线路焕然一新,电力充足电压稳定,村民致富的动力更强了。

  如今的百谷红军村大力发展秋冬蔬菜、水稻种植和红色旅游等产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村里最后一户贫困户在2017年实现脱贫,还成为百色市十大首富村、自治区级文明村。

  喝水不忘挖井人。过去村里很多人不识字,但都爱唱山歌,红七军和赤卫队就用壮、汉语编山歌宣传革命真理。为了铭记历史,2004年村里成立了由红军后代组成的红歌合唱团,韦海莲也是其中一员。这个平均年龄60岁的合唱团,闲时就到村广场排练。

  “一个中国梦我们共同的梦,两个一百年一梦相连……”夜幕降临,村里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村广场热闹了起来,合唱团成员又聚集在这里,传唱革命精神,唱诵美好新生活。(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