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广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锦洞村向乡村振兴进发
发表时间:2021-06-07 15:53:48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今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位于黔桂交界的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锦洞村获“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是融水获得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唯一一个行政村。

杆洞乡梯田。龚祥友 摄

杆洞乡梯田。龚祥友 摄

  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7日电(龚祥友 黄杏俏 蒙成远)今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位于黔桂交界的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锦洞村获“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是融水获得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唯一一个行政村。

  回首往昔,锦洞村的苗胞们在海拔600-1000米的大苗山深处打牢基础施设建设,发展特色产业,不断美化环境,耕耘出幸福的生活。

  锦洞村距融水县城159公里,下辖4个自然屯,共572户2536人,全部都是苗族群众。2015年共有贫困户413户1954人,贫困发生率达77%,是广西深度贫困村之一。2016年以来,在党和政府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努力奋斗,锦洞村于2020年实现全村脱贫摘帽,贫困户全部清零,贫困群众的人均收入由2015年不到3500元,提高到如今的8380元。

  外通内联 打通脱贫致富门道

  要致富,先修路。过去,锦洞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当地村民收入普遍不高。在上级有关政策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锦洞村将交通道路建设摆在了脱贫攻坚的首要位置。

  2016年以来,锦洞村硬化了通村通屯公路,打通了与贵州省从江县的联网公路,利用扶贫项目资金新建并开通了17条50多公里的便民产业公路,全村受益农户413户,受益面积200多亩,从根本上打通了农业发展之路。“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日趋完善,锦洞村农民“出门水泥路、开车到田间”的梦想基本实现。

  锦洞村产业公路建设的不断完善,打通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门道。“交通+新型农业”“交通+生态旅游”“交通+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深山土特产搭上了“高速快车”,群众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鼓了“钱袋子”。

  如今,锦洞村村民左手持传统农业水稻技术,右手抓田螺生态养殖法宝,一块稻田获得稻螺双丰收,经济收入实现翻倍。依靠“山+田+水”的农业模式,锦洞村村民林文锋年总收入达16000元。

  产业支撑 打好高山特色品牌

  锦洞村与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接壤,苗胞们住山靠山“吃山”。锦洞村的山腰上,种植的正是高山“蓝宝石”——蓝莓。眼下正是蓝莓即将成熟的季节,半座山上的蓝莓树已经挂果,沉甸甸的果子压着枝头迎风招展,宣示着今年的好收成。蓝莓基地负责人潘弯江这段时间白天基本上都待在果园里,忙着指导大家做蓝莓树挂果期的护理。

  据了解,2015年潘弯江组织成立杆洞乡锦洞村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发展蓝莓产业并取得成功。2018年,在他影响和带动下,全村114户农户加入种植蓝莓产业。2020年,全村种植蓝莓250多亩,产量达到5000多斤,产值23余万元,产品销往广州、南宁、柳州、忻城等市场,供不应求。

  因势造利,今年潘弯江计划加种100亩蓝莓,锦洞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间稻螺香,山腰‘宝石’蓝”的产业发展格局,蓝莓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飞跃。

  创建文明 开启乡村振兴征程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这一次,锦洞村又走在了前头。据悉,锦洞村在全县行政村中率先推行了卫生分片包干制度,村容村貌干净整洁,越来越美。不仅如此,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还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义务劳动整治村容村貌。同时,还制定了《村规民约(2021-2026)》《民俗生活改观创新实施方案》,开足全力打造“文明锦洞”。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乡风文明建设等纵深推进,锦洞村的基础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变美了,农民精神面貌更佳了。如今,村里有明亮的路灯、雄伟的风雨桥、四通八达的道路、干净宽敞的球场、造型别致的凉亭等,锦洞村的发展守住青山绿水,也留住悠悠乡愁。

  “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大道进发,尽最大努力争取取得更大更好的成就。”锦洞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韦星海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