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广西路建复拌就地热再生技术助力灵川至三塘高速项目大修养护
发表时间:2021-06-08 13:14:57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广西路建集团通过对灵川至三塘高速公路采取复拌加铺型就地热再生工艺的改造,增强项目绿色、环保、科技、高效的道路养护技术实力,对改善沿线民众的行车条件,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及运输效率,有效推动桂林地区的旅游和经济发展。

  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8日电(黄海锋 吴大军)桂林山水甲天下。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桂林的奇山秀水,穿行其中的灵三高速宛若游走于山水间的巨龙,沿途一幅幅美丽的“桂林山水画卷”映入眼帘。桂林作为国际旅游胜地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道路维修养护中,绿色与生态自然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灵川至三塘高速公路是S2201桂林绕城高速公路的重要一段,于2008年建成通车。十余年来,因交通量与日俱增,且在荷载、雨水、光照等条件的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的老化程度逐渐加重,路面的疲劳破坏处于发育初期,进行相当规模和相当深度路段大修养护处治十分必要。

施工前(左)、施工后(右)对比图。 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广西路建集团承建的广西沥青路面大修应用复拌就地热再生技术中工程量最大的项目——S2201灵川至三塘高速公路大修项目(简称“灵三高速大修项目”)通过引进科技领先、生态环保的复拌就地热再生技术,于2021年1月完成70多万平方米沥青路面施工任务。

  广西路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光介绍,在灵三高速大修项目全长41.7km,应用复拌就地热再生技术总面积占路面工程的84.2%,约为59万平方米。该工艺实现原路面材料100%再利用,同时节省铣刨、运输、废料处理的成本,较以往同类型减少碳排放约600吨;新添加的沥青混合料比传统工艺节约80%以上。

  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即对出现路病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就地热再生机组进行加热、翻松,通过添加特定比例的再生剂恢复已老化的沥青性能,同时根据原路面沥青混和料的油石比添加一定比例的热沥青,以改善原路面沥青混合料达到最佳油石比状态。随后,对原路面材料再生施工时添加一定比例的新沥青混合料,以优化原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最后将复拌后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至路面,压实后使再生沥青混合料层与原路面中层热粘结成为整体板块。

RM6800翻松、添加再生剂。 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采用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后的路面平整,能够有效消除路面表层病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原路面的级配和油石比,恢复已老化的沥青性能和路面结构承载力,可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速度优势。复拌就地热再生技术工序简单,工艺流程紧凑,其施工效率高于传统铣刨重铺的施工方法,施工速度可达4-6m/min,设备独有的模块化组合结构保证了施工机组可在半小时之内快速组织施工,并能根据施工环境因素的变化灵活调整设备组合,满足施工的需要。项目59万平方米的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从试验路开始摊铺到全部完成仅用时77天。此外,该工艺施工时只对病害车道进行单向车道封闭维修,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路面维修施工给交通通行带来的干扰。

  环保效益。就地热再生工艺具有循环链短、材料价值利用率高的特点。沥青具有不可降解性,就地热再生工艺可实现旧路面材料的100%原价值就地再生利用,避免了废弃沥青混合料对大自然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据统计,灵三高速大修项目约节省骨料42480吨,节省沥青2124吨,减少废料56640吨,减少碳排放600吨。一系列绿色环保工艺的有效实施,让灵三高速路面“旧貌换新颜”,平整、舒适、美观的绿色高速为司乘带来畅通舒适的出行环境,也为桂林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样本。

摊铺施工现场。 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质量效益。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从材料和结构两个方面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施工中,项目采用间歇式加热技术对路面进行加热,保证了施工温度和施工深度,从而保证能够采用疏松耙的方式对路面进行翻松,不打碎原路面骨料,实现了再生后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可控;此外,项目采用盘式撒布技术对再生剂、热沥青等外加剂进行均匀喷洒,现场喷洒量为电脑自动控制,从再生混合料的均匀性方面保证了施工质量。

  广西路建集团通过对灵川至三塘高速公路采取复拌加铺型就地热再生工艺的改造,增强项目绿色、环保、科技、高效的道路养护技术实力,对改善沿线民众的行车条件,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及运输效率,有效推动桂林地区的旅游和经济发展。

  目前,灵三高速大修项目正积极推进路基石质边坡防护、交安、桥梁涵洞维修加固等附属工程,计划年内全部完工。(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