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雁山区柘木镇: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乡村风貌 促进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1-07-07 23:04:18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近几年来,柘木镇党委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断整合历史人文资源、山水自然资源、能人资源,倾力打造全域美丽乡镇,让柘木镇实现华丽“蝶变”。

  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7日电( 李平 卫亚妮)蓝天碧水,鲜花环绕,青砖灰瓦,产业丰富,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网络铺就了乡亲们的致富之路。走进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扑面而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柘木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突出‘产业升级、人才引进、项目建设、环境改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柘木镇党委书记刘萍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镇机关党支部 “感党恩、跟党走” 主题组织生活会时和支部党员们介绍道,近几年来,柘木镇党委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断整合历史人文资源、山水自然资源、能人资源,倾力打造全域美丽乡镇,让柘木镇实现华丽“蝶变”。

  抓紧基层组织建设“牛鼻子”,凝聚发展定力

  配套农家书屋、村卫生室、文化广场、健身娱乐场……苏家村738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集服务、管理、展示、教育于一身,成为全村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生活中心。

  “花了最少的钱,建了最美的村。”每到苏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唐俸玉便会自豪地介绍,原来的苏家村,村干部的办公条件非常艰苦。柘木镇下大力气,对原村委会办公楼进行了改造,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现在党群服务中心建起来后,不仅群众活动有场地,更让党员有了“家”。

  苏家村的大桥自然村2021年被列为雁山区乡村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打造精品示范村。村里因地制宜,广泛发动村级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在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群众积极参与,累计自愿投工500余人次,完成风貌改造75栋,36000㎡立面改造55栋6800㎡坡屋顶改造,清理村庄淤泥、垃圾2896吨,清理乱堆乱放58处,清理池塘沟渠400m拆除钢架棚17处,1300平米,拆除废旧房屋28栋6800㎡。坚持力行节约, 严格控制成本,不搞大拆大建,建成村级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等。

  如今干净整洁的村道、清澈倒影的池塘,处处让人赏心悦目,村级面貌实现了“小成本、大变化”。

  近年来,柘木镇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彻底消灭了空壳村和空心村。6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均已完成升级改造,功能齐全、面积均达到600㎡以上。

  激活基层人才活力,构建振兴合力

  建光伏发电站、建淡水小龙虾养殖农业合作社、举办枇杷节、草莓节……通过“党群共建 美丽家园”行动,苏家村群众共享发展、整治成果,生活质量、文明意识大幅提升。苏家村支部书记梁开弟是经镇党委深入考察,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选中的“领头雁”。

  苏家村党支部探索出了“党支部+党员+群众”群策群力共建美丽乡村的联动模式。由老党员组建“党群共建乡村振兴理事会”,建立完善苏家村环境卫生公约、理事会权利和职责、保洁员工作职责、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考核奖励办法等制度,理事会不定期对全村的环境卫生进行巡查督办,对巡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张榜公布,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全村群众比学赶超开展清洁家园的良好氛围。

  为改变乡亲们贫困落后局面,苏家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苏家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桥自然村通过土地流转给桂林市辉科淡水小龙虾养殖农业合作社700多亩土地,大力推广禾花鲤、小口鲶鱼、桂鱼等养殖,使水产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达60-100万斤,带动大桥村民69户278人参与水产养殖中来,助户均年增收4000多元。

  在柘木镇,带领村民探索脱贫奔小康新路子的“头雁”还有很多。柘木镇党委始终坚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把建设过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点。2021年村“两委”换届以来,累计更换村主职干部9人,更换“两委”成员22人,培育后备干部30人,村干部平均年龄降到41岁,镇村两级形成了较好的人才梯队。

  守住乡村生态底色 激发经济活力

  苏家村白竹境自然村美丽乡村建设不光整治了环境,更重要的是提高群众的意识。

  从“要我建”到“我要建”,从“等等看”到“主动干”, 白竹境村是怎样实现转变?

  近5年来,苏家村整合各类扶贫资金约1000余万元,修建和改善了一批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基础设施。……细数近年来村级的建设,首先是村里硬件设施完善,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大家都想变。其次是发展理念转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理念,该村成立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理事会,以党员带动群众,用先进群众带动后进群众,确保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选群众代表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共同谋划建设项目,让大家积极参与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白竹境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草莓产业,经过5年不懈努力草莓种植规模达480亩,成功申报了白竹境草莓农业核心示范区。如今,草莓飘香的白竹境村,每年都会举办草莓节,吸引了上万人次前来采摘。支部书记梁开弟更是现身网络直播卖草莓,让小小的白竹境村成为本地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草莓基地的建成,带动村民56户村民参与草莓种植,让户均年增收入6000元以上,同时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至少3万元以上。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提升乡村魅力

  一到晚上,柘木镇李家村广场上欢声笑语,好不热闹,跳广场舞、打球、玩健身器材的人比比皆是。老百姓都说,“李家群众的夜生活,不比城里人差!”新建的2000多平方米廉政文化广场,花草苗木、灯光球场,运动器材,应有尽有,多彩活动“点亮”了乡村生活。

  李家村曾是柘木镇有名的难点村。全村基础设施薄弱,地处偏远道路不畅。用群众最形象的一句话“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脚一个坑,车辆不好走”,群众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

  柘木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镇开展“头雁领航”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将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把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组织带头人。李家村党支部迎来新的支书李根生,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该村将所有通组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10个村民小组的2000多米灌溉水渠进行了改扩建;安装太阳能路灯140余盏。同时依托合作社优势,引导群众连片种植淮山1200余亩。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形式,实现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13万元。

  在柘木镇,党建引领文化振兴,丰富的文化生活正成为当地的新气象。柘木镇在李家村建成的占地2000平方米的军民融合廉政文化广场,不仅是别具地方特色且文化内涵丰富的廉文化基地,更成为周边群众强身健体、休闲散步的最佳去处;现在柘木镇村村建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乡村文化大舞台,不定期开展群众文化演出,提升了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用文化扮靓群众生活。柘木镇乡村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事业显著发展。(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