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雁山区:产业兴旺夯基础 村民“鱼”悦乐开颜
发表时间:2021-09-25 11:16:4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产业兴旺的背后,是雁山镇始终坚持“党旗领航 乡村振兴”的理念,以“鱼肥米香”党建品牌创建为依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25日电(李平)近日,走进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莫家村,连片的鱼塘映入眼帘,鱼塘上一台台增氧机在不停歇地工作着,工人正在投喂饲料成群的鱼聚集在水面贪婪的吮吸着食物,时不时有鱼儿欢快的跃出水面。

  产业兴旺的背后,是雁山镇始终坚持“党旗领航 乡村振兴”的理念,以“鱼肥米香”党建品牌创建为依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路通了,灯亮了,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咱们村再不是贫困的落后村了!”最近,雁山区雁山镇莫家村一位村民动情地说,莫家村能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穷则思变,雁山镇 “软硬兼施”,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红色堡垒作用。为加强乡土人才培育,在提升组织阵地“硬基础”上,雁山镇投入资金约200余万元对莫家村2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成立了桂林市第一个规范化村级党校。在党校课程设置上兼顾抓好理论培训的同时,聘请农技专家、优秀实用人才和“土专家”“田秀才” 等担任兼职教师,着重农村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的培训。

  在打造党员干部“软实力”上,莫家村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引导党员干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脱贫攻坚能力,使村“两委”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作为一名学员,就是要把在党校学到的知识技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在党校学习的学员深有感悟。

  莫家村地处漓江支流相思江畔,土地平整、水网密布。在村党支部的带动和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莫家村立足于水源畅通、水质肥沃、交通方便等优势条件,流转土地1200亩,与桂林鱼博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渔业养殖,只此一项每年就为村集体带来30多万元收入。以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并不断丰富“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村企共建模式,与该公司达成协议,每年组织莫家村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并进行健康养殖技术咨询和服务,提高村民的养殖技术水平。以水产养殖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养殖,莫家村生态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价值。

  “产业+项目”链接升级,高科技助力提质增效。依托于桂林鱼博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池塘集装箱生态循环水高科技养殖技术,莫家村投资50万元合作开展集装箱养鱼项目,通过建立养殖集装箱与池塘一体化的循环水系统,从池塘抽水、经杀菌后注入养殖箱体内进行流水养殖,对残饵粪污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养殖尾水返回池塘生态处理,将循环水养殖、生物净水和物联网精准控制等技术集成于一体,实现了节水节地、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良好效益,成为全国“池塘集装箱生态循环水养殖模式示范基地”之一。目前占地约1200平米的40个集装箱养殖场已经投入使用,年产鱼16万公斤以上。2020年莫家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农民户均增收达1万元以上,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增收。

  莫家村党支部牵头,联合村中致富能人组建了桂林市相思江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开展蔬菜种植,并不定时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对村民在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做现场指导。现基地全年蔬菜总产量1.27万吨,蔬菜总产值2160万元,总纯收入1080万元,仅种植蔬菜一项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8096元。基地蔬菜除了供应桂林市场外,通过桂林农校对接,为高校提供优质、生态、安全的蔬菜产品,同时还远销粤、港、澳等地区,大大提高了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已被评为桂林市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目前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1500亩,形成了生态与经济共融共生发展形式。

  近年来,雁山区通过精准选派人员、落实奖励机制、完善制度管理,深入推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100余名业务技术精、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深入农村生产一线,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指导。送科技服务到田间,也是雁山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多亏了科技特派员经常到这里,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种养技术上的帮助。”莫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莫斌理说,在村中发展产业过程中,科技特派员们时不时就会来村里转一转,解决群众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农业科技特派员走进乡村帮扶群众发展产业致富,是雁山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能力的措施之一。农业科技特派员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带来农业现代技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激发了农户致富的内生动力,深受农户欢迎。

  如今,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农村美丽画卷已呈现在大家眼前,雁山让乡村真正成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