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享清澈碧水蓝天 建温馨绿色家园
发表时间:2022-04-27 21:01:07来源:南宁日报

摘要提示:全市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多年达100%;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清零;2021年南宁市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进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前30名,排第24名,省会城市第2名。

南宁市加大力度建设服务功能齐备、生态效益优良、景观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公园。图为石门公园樱花盛开,吸引众多游人观赏。 本报记者潘浩 摄

  南宁市加大力度建设服务功能齐备、生态效益优良、景观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公园。图为石门公园樱花盛开,吸引众多游人观赏。 本报记者潘浩 摄

南宁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图为治理后碧波荡漾的竹排江。 本报记者黄红锦 摄

  南宁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图为治理后碧波荡漾的竹排江。 本报记者黄红锦 摄

蜿蜒的邕江绕城而过,两岸绿树成荫、高楼耸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本报记者潘浩 摄

  蜿蜒的邕江绕城而过,两岸绿树成荫、高楼耸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本报记者潘浩 摄

  总书记嘱托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上下同心、齐抓共管,把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杜绝滥采乱挖,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持续优化、整体功能持续提升。

  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南宁实践

  全市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多年达100%;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清零;2021年南宁市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进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前30名,排第24名,省会城市第2名。

  2017年以来,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均稳定保持在94%以上;2017—2021年,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标;2021年南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

  23个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工;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常态化,2021年回收利用率达36.5%。碳达峰行动有序推进;全市共有13家工业企业、2个工业园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名单。

  绿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底色,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五年来,南宁市充分认识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推动绿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之路。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林更茂、田更沃、湖更美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厚植生态环境优势 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五年来,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南宁市全面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治污染、调结构,突出精准防控。

  鸟在鸣叫,洒水车“唱着歌”开过街道,雾炮车穿行在大街小巷;机器轰鸣,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挖掘机被责令离开工地;厂房内,一台台燃气锅炉经过低氮改造后才能投入工作;生态环境局监控室里,智能监测系统正“紧盯”着排污设备的“一举一动”……

  “2022年1—3月,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其余各项环境空气质量关键指标也同比大幅改善,‘南宁蓝’更蓝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覃卫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五年,南宁市深入开展扬尘联防联控、工业污染源治理、移动源污染防治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禁工地黄土裸露、露天烧烤、高排放车辆进城,严控秸秆焚烧和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对餐饮门店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整治涉VOCs企业等,突出精准防控,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南宁蓝”成为首府南宁金字招牌。

  重治理、稳安全,紧盯问题攻坚。

  随着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进入商业运营阶段,如今的心圩江两岸成为沿岸居民休闲散步的新场所,建设了3个活力园、4个主题园、26个阳光球场,将首府生态宜居品质延伸到老虎岭水库一带。

  对包括心圩江在内的黑臭水体开展全流域、全系统治理,如今南宁市建成区内38个黑臭河段基本消除,清水绿岸越来越多,竹排江、朝阳溪、亭子冲等内河示范段均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五年来,南宁市按照“保好水、护饮水、治差水”要求,加快工业、城镇、农业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百姓“水缸”安全得到保障。全市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多年达100%;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清零,那考河黑臭水体治理模式成为全国范本。2021年南宁市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第24名,省会城市第2名。

  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南宁市通过打造雨水花园、植草沟、湿塘等“绿色”措施,实现雨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南湖公园、石门公园、五象湖公园等一大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让城市发生美丽蝶变。

  强督查、抓整改,搭建“四梁八柱”。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离不开坚实的督查和整改制度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发区按照能快就不要慢的要求全力推进问题整改。

  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涉及南宁市18个问题已全面开展整改,其中6个问题完成整改,另外12个问题均在按时序推进整改。督察交办南宁市的777件环境信访件,目前各责任单位已上报完成整改591件,正在整改186件,上报整改完成率76.06%。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支撑

  每天早晨,家住青秀区盛天茗城小区的居民陈晓挎着买菜用的帆布袋出门,将分好类的垃圾投放到小区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

  自施行《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来,变化悄然发生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小区放置有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并清晰标注垃圾分类标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如火如荼,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6.5%;垃圾分类体系进一步完善,55座垃圾转运站分布在各城区。

  去年投入使用的南宁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更是为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增添助力。该项目是自治区、南宁市重点推进项目和2021年南宁市强首府战略标志性重大项目之一。

  目前,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一期设计处理能力为2250吨/日。截至今年3月30日,3台焚烧炉均投入试运行,发电并网后日发电量达110万千瓦时,主要接收处理江南区、西乡塘区、武鸣区、南宁高新区、南宁经开区、广西—东盟经开区6个城区(开发区)的生活垃圾。“垃圾发电不仅让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也让我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干净、健康。”南宁建宁康恒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思勇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市市政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市正有效地将环保意识贯穿于绿色发展全过程,亮出“中国绿城”金字招牌。

  大饭馆小餐厅里“光盘行动”正在火热开展,驾驶新能源汽车穿过街巷,“以旧换新”绿色购物逐渐成为新风尚……如今,“绿色低碳”已潜移默化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在加速推进企业转型。

  广西皇氏乳业有限公司代理总经理张云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才能闯出一条效益持续走高的好路子。

  “我们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工厂工序用水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回用等,切实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落实到绿色工厂的建设中。”张云介绍,皇氏乳业以创新为驱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乳制品年产能力由10万吨向20万吨攀升。

  让企业生产低碳化,让产品质量高级化。“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累计下降1.49%,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69%。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家工业企业、2个工业园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名单,一批高端、绿色产品成为南宁市的亮丽名片,走向全国。

  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持续建设美丽乡村

  关于山的故事,从哪说起?

  长期的生态欠账,曾经让位于隆安县的点灯山“生了病”:20世纪90年代,点灯山在经历粗放式资源开采后,留下“千疮百孔”的山体,在暴雨、地震等不利因素作用下,极易发生地质灾害。

  “过去大伙儿‘谈山色变’,都躲着山走,担心飞石从山上滚落下来。”隆安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农受家介绍。

  从2018年起,一支生态修复大笔描绘出点灯山的治理蓝图,也点亮了隆安人从废弃矿山中找寻绿水青山的心灯:隆安县宝塔新区点灯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被纳入广西左右江流域革命老区(百色、崇左、南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把一座园林景观公园嵌入山体中。

  隆隆的炸山声停了,濯濯的废矿山绿了,点灯山的成功修复开启了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幕。

  近年来,南宁市实施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现南宁市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山水文章”越写越鲜活,截至目前,所涉及的23个工程项目全部完工。

  我市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山河草木每一个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都不可轻易忽视。

  在百里秀美邕江南岸沙井街道段,数十棵苍翠挺拔的“高龄”大树,分布在沿江绿道两侧。“留树还是留路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选择题。”负责邕江绿道建设、管理的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赵建文表示,按计划修建绿道,就要砍掉几棵大树,大伙儿都舍不得。

  改路,留树,绿管中心的建设者们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搞建设。”赵建文说,既要保护水源,也要呵护树木,一条串联起古树的绿道在邕江沿岸铺展开来。截至2021年,我市累计建成绿道300.4公里,形成“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生态格局。

  环境保护的倒逼,让一草一木得到珍视,也让中国绿城“枝繁叶茂”。近五年来,南宁市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173公顷,新增绿道266.9公里,新增立体绿化约40.19万平方米,建成了南宁园博园、江南公园、埌东公园等服务功能齐备、生态效益优良、景观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公园。

  四季花开,绿丛交映,漫步南宁市街头绿地、公园广场,如同行走在一幅“生态自然、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中。南宁市先后实施民族大道、玉洞大道、厢竹大道、五象新区重要场馆及周边道路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和城市主次干道挡墙护坡绿化等工程,深化城市道路主题花街特色,一个四季有花看的多彩南宁正在绽放。

  记者手记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多年稳定达标,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清零、23个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工……盘点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成果,足以傲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内在逻辑,同时也为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指明方向。南宁市将强化思想引领,系统全面推进,狠抓贯彻落实,让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绿色成为靓丽底色,让绿水青山成为秀甲天下的亮丽名片。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杨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