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横州市:“组合拳”精准助企业纾困解难
发表时间:2022-05-26 11:18:27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今年以来,横州市主动作为、应变克难,通过畅通政企沟通机制、提供司法服务、职能部门联合联动精准施策等一系列“组合拳”,为企业纾困解难。

  中新网广西新闻5月26日电(林火兰 苏寒梅)“感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国家现行知识产权政策法规、提供专利挖掘及专利分析指导意见,并指导我们做好专利申请工作,去年,公司的浆叶式自动煮棉机专利获得了广西专利三等奖。”广西桂华丝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景刚说。

  “一对一”送政策、“面对面”送服务,这是横州市助企纾困的举措之一。今年以来,横州市主动作为、应变克难,通过畅通政企沟通机制、提供司法服务、职能部门联合联动精准施策等一系列“组合拳”,为企业纾困解难。

 与企业交流座谈。林火兰 苏寒梅 供图

  畅通机制,解决企业困难

  “近期,在横州市政府积极协调下,我们有效解决了拆迁中的问题,并得到了污水处理补偿费,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位于南宁东部产业新城的横县六景华鸿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依华说。

  作为一家专业的污水处理公司,横县六景华鸿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曾承接多家企业的废水处理。现因规划调整,企业需要搬迁,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就拆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政府反映。了解企业需求后,横州市政府组建工作专班制定《横县六景华鸿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拆迁方案工作方案》,并主持召开了两次协调会,开展两次会谈,就补偿的内容达成初步共识,有效解决问题。

  今年以来,横州市通过广西非公经济服务平台,为企业开辟线上反映问题e平台,畅通问题反映渠道,“有问题”“提建议”“找政策”“寻帮助”一键直达。并建立执委轮值制度,由市工商联1-3名执委企业家牵头,轮流组织民营企业家进行专题工作交流,对提出的意见、建议、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递交市直相关部门请求解决,确保整改有效率、全到位。截止目前,共收集问题27个,解决民营企业诉求14个。

  同时,该市落实市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开启服务企业“直通车”,与企业“面对面”、“线连线”听意见,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今年以来,市领导深入走访联系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130多人次,召开协商座谈会14次,为企业解决突出问题16个。

 横州市法院到横州市花茶协会开展专题法律讲座。林火兰 苏寒梅 供图

  司法服务,“暖”到企业心坎

  近日,横州市法院到横州市花茶协会开展专题法律讲座,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规避法律风险提供理论指导,更好护航企业健康发展。“非常感谢市法院为我们企业送来‘司法套餐’,帮助我们花茶企业全面分析、总结法律风险点,助力花茶企业提高抵御法律风险和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这服务很贴心、很暖心。”横州市花茶协会会长罗玉振对市法院主动上门服务,重视企业发展,解决司法问题的举措,表示感谢。

  近年来,横州市工商联与法院、检察院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在8家民营企业挂牌设立检察官法律服务联络站,每季度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司法困境及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市法院每季度到各企业进行交流座谈,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帮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此外,该市创新实践“企业+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有效化解会员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劳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实现商事纠纷商会内解决。目前,全市24家商会全部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以来,全市为400多家企业提供矛盾纠纷排查、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教育等服务。

  部门联动,掀起纾困热潮

  “太及时了!留抵退税新政出台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告知我相关政策,并上门耐心辅导我填报退税申请,当天就收到了退税款。”广西信威货物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远镇说,退税资金快速直达,让资金有了保障,公司更有底气扩大规模,做大做强。

  今年以来,为确保减税降费政策应知尽知,政策红利应享尽享,留抵退税新政出台后,横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与税务部门联合开展“春雨润苗”行动,过微信平台、电话、上门走访等方式,进行点对点、一对一政策辅导服务,为符合企业广泛宣传和细致辅导;市税务部门简化退税手续,大力推行“全程电子化、无纸化”退税机制,做到网上申请即办、内部流转审批,高效退税到账,并以容缺办理、事后核查等方式提高办理效率。多部门联合联动全方位帮助企业快捷享受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题,横州市创新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各类招聘活动,为企业搭建用工求职供需桥梁。今年以来,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场次,参与企业508家,提供招聘岗位3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620人。(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