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马山古寨瑶族乡古棠村党总支书潘晓梅:躬身为百姓 挑出超“燃”感
发表时间:2022-07-08 15:45:56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为家乡做点实事,让全村有变化、让乡亲们生活有盼头。”说这话的是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棠村党总支书潘晓梅。从一名村医到村干,再到村党总支书,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

  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8日电 题:躬身为百姓 挑出超“燃”感

                   ——记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棠村党总支书潘晓梅

  作者 郑磊

  “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为家乡做点实事,让全村有变化、让乡亲们生活有盼头。”说这话的是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棠村党总支书潘晓梅。从一名村医到村干,再到村党总支书,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

  在一片质疑中走马上任

  1998年7月,20岁的潘晓梅取得马山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医士专业毕业证书。之后,她在自己的家乡古棠村拉怀屯开起了一家小诊所。良好的医德医风、合理的收费价格和热心诚恳的服务让潘晓梅的小诊所很快赢得了好口碑,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一面行医,一面参与村委工作。

  土生土长的她深爱着家乡这一片热土,作为一名党员、村干,她看到很多乡亲还挣扎在贫困线上,看到很多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就希望自己能为家乡多做点实事,想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摘掉“贫帽”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于是,2017年8月,她放弃了收入可观、有着十几年医龄的医生职业,毅然“弃医从政”——参加古棠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并以最高票数当选村党总支书。

  2017年9月,潘晓梅走马上任。然而,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们古棠怎么选了个女人来当家,难道没男人了吗?”“我们村那么大个‘盘子’,一个女人婆能接得住、掌得稳?”这是潘晓梅上任后最常听到的话。

  她的亲叔叔则苦口婆心地对她说:“你知道村支书是什么吗?当着最小的‘官’,干着最具体的事,操着千家万户的心!你两个女儿一个马上要高考了,另一个也准备上高中,都是需要花大钱的时候。你开诊所,好歹一个月也有七八千元收入,应付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用度基本没问题。你当村官,每月就那一千来块,到时你拿什么来送她们上学?”

  她知道,叔叔是怕她当村支书受苦受累受委屈,但她没有丝毫动摇,当党总支书的心依然坚如磐石。她暗暗发誓,不折腾出个样子来誓不罢休!

  从“一地鸡毛”到“0”的突破

  上任不久,潘晓梅盘点“前任”留给她的“家底”:国家一级“深度贫困村”标签,村集体经济为0,合作社个数为0,全村尚有7、8个屯未装路灯,3、4个屯的道路没有硬化、提估等几个屯仍处于缺水状态……而彼时正值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面对古棠村现状,潘晓梅深感脱贫任务艰巨和责任重大。

  作为深度贫困村,古棠村获得上级扶持资金100万元。怎样使用这笔资金,让它充分发挥效益,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班子领导的意见是,让潘晓梅效仿其他深贫村,把钱投到企业,等着吃分红,这样既稳妥又省心省事。可潘晓梅想,“坐享其成”固然好,但产业永远是别人的。她想和大家努力一把,“靠山吃山”发展产业,为古棠村打下稳固的“江山”。最终她决定把这100万元扶持资金留在村里,作为产业发展的启动资金。

  得知潘晓梅没有按大家的意见使用资金后,有人说她没经验不会做事,好好的一笔钱投到企业“坐以待币”轻松享受红利不做想做哪样;有人却质问她,到时放村里东搞西搞钱没了你能负责吗?还有人说她独断专行,说她想把钱据为己用……面对大家的不理解,在无人处时,潘晓梅哭了,觉得要做一件事好难。但她仍顶着压力坚持己见,并多次和村委班子成员谈心,和他们分析把钱留在村里做发展资金的利弊,最终取得了班子成员的认同。

  为了不让钱闲着,潘晓梅和村委班子决定先从大家熟悉的养殖入手,发展瑶山特色生态鸡。她买来2000羽鸡苗,开始了首批瑶山生态鸡养殖。为节约工钱,她和班子成员亲自上阵,主动承担起了平时管理和喂养鸡的任务。同时,潘晓梅积极寻找销路。她通过和驻村第一书记沟通,得到了后盾单位南宁团市委的大力支持,双方达成合作关系,签下了订单协议。按照协议要求,古棠村委每上市一批瑶山鸡,后盾单位订购300-600只白条鸡,鸡龄要求养够6个月。

  潘晓梅的瑶山鸡经过6个月的精心喂养之后顺利上市。瑶山鸡以生长周期长,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为了完成后盾单位第一批600只白条鸡的订单任务,潘晓梅和村委成员几个人半夜就开始忙碌起来,烧水、杀鸡、拔毛、净膛、打包……从凌晨1点直忙到上午9点多,个个累得腰酸背痛脚麻手僵硬,总算完成600只白条鸡的任务。潘晓梅顾不上劳累,又马不停蹄地和大家把200多只活鸡装上货车,拉到南宁市少年宫扶贫产品产销点销售。

  很显然,从医,潘晓梅是擅长的;干活,潘晓梅无疑也是把好手;但卖鸡,却让她一头凌乱。说起当时卖鸡的情景,潘晓梅笑了:“我们的瑶山鸡太能飞了!那天我抓鸡出来称重给顾客时,竟然有几只鸡从我手里逃脱了,在展销点满场飞,搞得一地鸡毛,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才将它们‘缉拿归案’。”

  从2018年到2019年短短两年时间,潘晓梅通过发展瑶山生态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9万元,终于实现了“0”的突破。

  让“脱贫之水”流入千万家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安。潘晓梅一手抓产业的同时,一手把村民最亟待解决的吃水问题办好。

  古棠村地处马山东部大石山区深处,九分石头一分地,每到冬季,缺水现象普遍。尤其是提估屯,缺水尤为突出,以至于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春节都不愿回乡,或是回家过年了,却是在宾馆“过年”。看到这些情况,潘晓梅日思夜想寻求解决办法。

  古棠村面积大,峰丛林立,要铺设的输水管道路线长,经费缺口很大。潘晓梅经过多方联系,争取到上级人饮项目扶持资金共220万元,用于建设古棠村集中供水工程。有了资金,潘晓梅忙着选址,通过和专业团队勘察,决定把供水工程放在拉怀屯。屯里有些群众自挖有水井,认为水够用而不同意潘晓梅他们建设。潘晓梅白天忙活,只能利用晚上时间多次入户和群众谈心,以期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019年6月,古棠村集中供水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期间,只要一有空,潘晓梅就戴上工帽,和施工队一起干活,把水管拉到农户的家门口,脸晒成了红苹果她也不在乎。经过半年多的苦干,2019年12月,古棠村集中供水工程建成,这也是马山东部大石山区第一个集中供水工程,惠及提估等4个屯,解决1300多人的饮水问题。提估屯也终于告别了靠天吃水的日子。

  供水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后,村民可以免费用水一个月,之后收取每吨水1.5元的费用,所得收入归村集体所有。对此,很多群众又不乐意了。有的说,自古以来喝水都不用花钱,现在有供水了反而要收钱,表示对此不理解;有的说,我们拉怀屯的水,为什么要拿给别人喝……但后来,各种不甚好听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无影。

  之前拉怀屯反对建设供水工程最强烈的蓝佳志感慨地说:“有了供水工程,水压很大,经过消毒过滤后水质更好,我们用水更安全了!”并对自己当初的强烈反对感到很不好意思。“我家现在装了几个水表,搞起了养殖业,这是以前不敢想的。有了供水工程,我家现在一年可以养6批鸭子,每批700多只,一年纯收入10几万元。”蓝佳志眉眼弯弯笑得合不拢嘴。

  为民解忧止纠纷睦邻里

  2018年,古棠村还有七八户属于危房改造户。潘晓梅整理材料后上报,为这些农户申请到3万元/户的危房改造资金,由政府代建。

  拉筒屯80岁的潘爱煌老人,女儿远嫁,两个儿子到邻县上门,日子过得紧巴自顾不暇,家里只剩她一个孤寡老人,住的是用石头简易堆砌而成的房子,生活艰难。当时台风“山竹”即将来袭,潘晓梅看到老人所住的危房以及老人孤苦伶仃的身影,既揪心又心疼。潘晓梅思量着,按照潘爱凰老人户所申请到的3万元危房改造资金,是没办法把房改造好的。于是,她多方奔波,向上级反映老人的现状,终于为老人多争取到4.5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看到老人终于住在政府代建的新房里,潘晓梅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只是,老人一户与屯里关系不睦多年的情况,让潘晓梅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2012年,拉垌屯群众自筹资金建设了从古棠村委到拉垌屯约3公里的村道,这条道路的使用权,除了潘爱煌老人户不能从此路通过外,屯里的人都可以通过。原因是,当时在建这条村道时,潘爱煌老人户没出一分力也没出一分钱,所以屯里的群众遂不让潘爱凰老人的子女享受“成果”,使得潘爱煌老人的子女,每次要回屯看望老人时,只能半夜趁村里人熟睡之后偷偷溜回家,致使矛盾持续了很多年。

  潘晓梅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决定化解多年来潘爱煌老人户与屯里群众间的矛盾。白天忙于工作,潘晓梅就利用晚上时间,和几个村委成员一起多次深入拉垌屯召开全屯群众会议,从情、理角度耐心调解,最终,这起矛盾圆满落幕。

  “潘书记,这次多亏了你和几位村干队干,矛盾才得以解决,我们家和全屯的关系又和好如初了,真的很感谢你们!”潘爱煌老人的儿子感激地说道。

  “矛盾得到顺利化解,悬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能放下了。为群众解决问题,群众开心我也很开心。”潘晓梅如是说。

  瑶乡“女当家 ” 真正的“白富美”

  上任5年,潘晓梅投身于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建设中,带领她的瑶胞在东部大石山区建成了一个集中供水工程,惠及4个屯,解决309户1300多人的饮水问题;硬化屯道5条11.6公里;义务教育实现全覆盖,整村0辍学;危房改造达到100%;医保养老得到解决;产业从无到有,建设拉应蚕房1500多平方米,流转75亩土地种桑养蚕,引进微型企业开发小手工业产品加工,瑶山生态鸡养殖渐上规模;建设有拉怀养牛场、化粪池,玉米秸秆粉碎加工厂等3个;开发琴榜山酒和玉米粉深加工产品;组建了7个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从2017年的0收入到现在的45万元;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底人均不足2000元,到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2019年,古棠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一桩桩民心工程,一件件实事好事,无不浸透着潘晓梅对家乡的至情至爱。潘晓梅对古棠村这个“大家庭”投入了全部精力,悉心经营。一天24小时不关机,村民遇到困难,她随喊随到,对贫困户的帮扶更是事无巨细。

  对“大家庭”用心经营,却造成了对“小家庭”的疏忽。大女儿高三填报志愿时,周末回来要找她商量怎么填,却总不见她人影;小女儿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委屈地哭了,一个星期后她才从父母那里得知;这么多年,学校开家长会,潘晓梅都是让妹妹代劳……说起对两个女儿的亏欠,她不禁潸然泪下,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语气坚定地说:“不后悔!”

  5年来,古棠村从一个九分石头一分土地的深度贫困村,到乡风乡貌越来越好的文明新农村,变化巨大,慕名来村里考察的人员越来越多。潘晓梅自己也很多荣誉加身,她是“南宁市最美巾帼奋斗者”“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支持对口贫困县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优秀学员”“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是“南宁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党代表”“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党代表”…… 这些荣誉的背后,诠释了潘晓梅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情。

  说起对村里未来的规划,潘晓梅说,打造琴榜屯琴榜山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项目是我们正在做和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琴榜屯,古棠村一个居住在“云端”的村庄,居住海拔787米,也是马山县平均居住海拔最高的村落。谁能想到,9年前,这里曾是马山县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落。

  几年来,潘晓梅和村民一起,肩挑泥沙手抱石,发挥愚公移山精神,开山劈路,硬生生“抠”出一条6公里的天路,并在九分石头一分土地里种上了漫山遍野的向日葵花,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成为马山乡村旅游新晋打卡地。看到琴榜山那一片金色的向日葵花海在蓝天、白云、碧树的映衬下美不胜收,许多游客陶醉在花海里流连忘返,潘晓梅欣慰地笑了:“每当工作得到村民们的肯定,用网民的话说,就感觉超‘燃’。”

  芳华为百姓,梅花扑鼻香。潘晓梅,古棠村老百姓心中值得信赖的“女当家”, 她是当之无愧的瑶乡最美“女支书”,是真正的“白富美”。在她的带领下,古棠村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