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巴马:“劳动+”赋能“双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表时间:2022-07-30 11:25:43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充分挖掘地域资源,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建立了教育部门强力推进、学校清单化落实、全学科融合、全社会协作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展劳动教育,推动五育并举,赋能“双减”多样化实施,推进该县劳动教育走深走实。

  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30日电(罗小媚)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充分挖掘地域资源,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建立了教育部门强力推进、学校清单化落实、全学科融合、全社会协作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展劳动教育,推动五育并举,赋能“双减”多样化实施,推进该县劳动教育走深走实。

  “课堂+”聚合劳动教育实践硬资源

  巴马教育局坚持“五育并举”,树立科学育人观,将劳动作为立身之本,深入挖掘、整合资源,推进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多点齐发并进,由点到面铺开,助力“双减”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巴马各中小学、幼儿园做好劳动教育实施整体规划,构建起清晰的课程实施线路图,勾勒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能力,分层分段将劳动教育把地方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长寿文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开设劳动教育特色课,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爱劳动”的热情。

  巴马紧扣校园内劳动教育资源,聚焦课堂教学,多方位、多层次发挥劳动的立德树人功能,打造“融合、行知、润泽、共长”劳动教育新生态,促进育人质量提升。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一至五幼儿园、第三、第四小学、凤凰乡中心小学等利用校内活动场地、花坛、图书阅览室、卫生责任区等校内资源,将劳动教育和常规活动整合,分年级分班级成立劳技兴趣小组,开展种植瓜果蔬菜、手工制作、创造发明、花卉种植等实践活动,举办劳动教育主题班团队会、手工劳技展演,以此调动“爱劳动”的愿景。

  “实践+”融合劳动教育实践新理念

  巴马各校构建了以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三位一体的综合劳动教育课程,建立好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劳动教育基地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共育合力。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学校采用劳动清单制,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课堂指导与实践。

  巴马以学校为主要阵地,以教师为领头雁,开展“主题式、课程式、项目式”劳动实践,将思政课、语文、历史、艺术、体育与健康等全学科纳入劳动教育,对学生进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教育,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悟、在悟中创,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巴马创设“农耕+节气”“农耕+非遗”“农耕+研学”“农耕+帮手”等,利用二十四节气、植树节、劳动节等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用沉浸式体验的教育模式,提升学生们的劳动技能。推广“田间课堂”,将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延伸到乡村田间,与当地农业户积极“联姻”,打造“农业+”“民俗+”“红色+”“文明实践+”等校外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参加助农劳动、公益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其中,该县第五幼儿园率先垂范,开设劳动园本教材探究,创新式开展“田间地头”劳动实践教育,与那桃乡平林村朗伏屯农户黄美叶开展“联姻式”家园携手,联合创建幼儿园与乡村农户的“种植实践”,深化劳动教育。

  “家+校”构建劳动教育实践双循环

  巴马县坚持“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构建家校互动、共育共享模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引导青少年儿童培养劳动的习惯,促进家校社会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巴马各学校采用劳动清单制,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课,制定家庭劳动教育清单:买一次菜、做一次饭、进行一次卫生扫除,整理一次家庭内务等,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选择开展一两项固定的家务劳动;建立家庭劳动任务:设置洗碗、洗衣服、叠被子、扫地拖地、垃圾分类、整理房间、烹饪等日常家务劳动;开辟家庭劳动基地,开辟家庭“阳台种植观察园”,利用周末节假日“到老家种地、识物”等。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组织孩子积极参加劳动,学会生活技能并逐步良好的劳动习惯,用沉浸式体验的教育模式,提升劳动技能,从中体验劳动快乐与价值。

  巴马瑶族自治县劳动教育让“五育”落地生根,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让“双减”落地有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