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河池市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新模式 激活乡村内动力
发表时间:2022-09-22 09:50:47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河池市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新模式,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22日电(覃春妙 谢丹)河池市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新模式,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河池市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实施,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有关文件,把数字乡村建设纳入《河池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等多个规划性、指导性文件重要内容,加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统筹协调各方面数字技术资源运用到乡村建设中,积极探索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新模式,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在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化治理、智慧乡村等方面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天峨县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数字乡村试点县,引导有关企业和单位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县自然村光纤网络覆盖率和4G网络覆盖率达95%,5G信号覆盖城区、所有乡镇及部分工业园区和行政村。同时,该县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积极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建设。2021年,天峨县在自治区数字乡村试点阶段性评估工作中,评定为良好等次。

  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夯实。目前,全市100%的行政村通光纤并完成4G覆盖;80%的自然村通光纤,20户以上的自然村4G网络覆盖达95%;5G网络实现11个县(区)主城区基本覆盖及乡镇区域全覆盖。全市完成新建5G基站1005个,完成全年建设任务的92.3%。“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实现1657个行政村、4102个35户以上自然村广电光缆联网和广电宽带全覆盖。建成广播电视乡镇无线发射台站114个,极度贫困村村级无线发射台站28个,升级完成数字农家书屋1642个,累计发放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49.5万套,惠及农村用户197.9万人。

  与此同时,通信企业发挥信息化优势,将数字技术植入数字乡村试点村建设中,“云党课”、“云喇叭”、看家摄像头、防溺水预警、返乡人员防疫报备等数字场景应用成为数字乡村建设“新招牌”。

  乡村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覆盖面,建设投入使用乡村电商服务站点674个、乡村物流服务站点836个,服务脱贫群众1.28万人次,累计帮助脱贫群众增收总金额321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4.7亿元,培育农产品网销单品856个。

  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运用移动“5G+”数字技术植入数字乡村建设中,以信息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播、助农慧农、智慧党建、智慧村务等乡村治理领域,突出特色打造红色数字乡村。

  这是河池市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的有益成效。目前,该市11个县(区)成立了互联网党支部,有18家互联网企业成立了党组织,提升了党组织引领企业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保障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加快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市、县、乡、村四级畅通,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上库上网”。电子政务外网项目实现市、县、乡、村(社区)全覆盖,4G信号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创新研发疫情防控网格化服务管理APP、平安河池政务微信、河池公安服务民生小程序等数字化应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乡村信息惠民服务不断深化。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县(区)电子健康卡应用全覆盖。目前,全市15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已全部完成规范电子健康卡建设;全市电子健康卡用卡量527.59万次,电子健康卡应用率达3.61次/人;初步实现市、县、乡镇三级医院数据互通共享,为农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同时,乡村“互联网+教育”模式基本形成。全市乡村中小学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全覆盖,人教智慧教学平台注册教师达3.2万余人,乡村教师应用网络资源进行备授课已形成常态化。都安县高岭镇还创新引入“云支教”模式,把发达地区的国学、书法、音乐、科学等特色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到偏远山区学校,让乡村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乡村数字生态环保体系持续构建。该市积极推动以智赋能,全面提升山林智能管理水平,建成智慧林业平台,构建林业生态保护空间数据“一张图”和林业资源防控“一张网”,实现林业信息数据可视化。此外,建成山洪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和水资源管理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视频监测、无线预警广播、自动量水位站、取水计量在线监测等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山洪灾害防治和水资源监管提供信息化支撑。(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