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桂林全州县才湾镇保护古树留住乡愁 振兴文旅融合发展
发表时间:2022-09-22 16:24:4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在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毛竹山自然村,一棵八百多岁的南酸枣古树见证了这个小山村的华丽蝶变,承载着一代代村民的乡愁记忆。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22日电 (蒋林林)乡愁是一棵老树,是一个乡村群众的共同记忆。在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毛竹山自然村,一棵八百多岁的南酸枣古树见证了这个小山村的“蝶变”,承载着一代代村民的乡愁记忆。

  800多年的南酸枣古树,承载着一代代村民的乡愁记忆,成为毛竹山村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见证者。蒋林林 摄  

  今年8月,电影《我的家乡毛竹山》在毛竹山村南酸枣古树下举行开机仪式。作为国家电影总局批复的10部乡村振兴题材电影之一,该片以当地乡村振兴产业、红色文化及绿色生态发展为原型创作剧情,展示新时代青年群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探索与实践。

  电影创作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比电影创作更加精彩。近年来,毛竹山村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绿色富民的新路子。

  毛竹山村打造农旅结合新景观,实现了村庄美和环境美的有机结合,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南酸枣古树成为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的“打卡点”。蒋林林 摄  

  村民敬畏:古树受保护

  毛竹山村因漫山遍野的毛竹而得名。据村民介绍,该村现有居民46户156人,除一户唐姓人家外,其余都是同宗王姓。据王氏族谱记载,该村始迁祖常德府知府王国煇迁居于此近300年。王姓族人建村时,南酸枣树已长于后山,受到村民世代崇敬、保护,至今枝叶茂盛。

  据83岁的村民李细妹回忆,她18岁嫁到该村时,全村人口不多,后山林深草密,漫山尽是松、竹、枫等高大乔木,以及檵木、芒萁等杂灌,林子里只有小路勉强通行。南酸枣树附近人迹罕至,草木尤其茂密,连小路也没有。

  世世代代的村民对古树心怀敬畏,放牛、砍柴都远离这棵南酸枣古树。

  俗话说,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李细妹老人回忆说,数十年前,南酸枣树的树洞里寄居过一条王锦蛇。天气晴朗的时候,不少村民见过它懒洋洋趴在树干上晒太阳,足有1米多长。

  王锦蛇无毒,对人类无害。它额头上有个“王”字,却是毒蛇的克星。王锦蛇对蛇毒有免疫力,不怕毒蛇,且极其好战,只要有同类入侵领地山头,必去迎战,食之而后快。民间常说,“一地王锦蛇,十里无毒蛇”。意思是说,发现此地有王锦蛇,就不必担心附近有毒蛇了。毛竹山村四面环山,树林茂密,难免有毒蛇出没。王锦蛇如同毛竹山村的“守村蛇”,曾栖息南酸枣树洞内,默默守护村民多年。

  村名叫毛竹山,是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毛竹。50多年前,毛竹山村地处密林深处,周边松竹环绕。村前屋后除生满毛竹外,还长满两人合抱大的松树。上世纪70年代末,偏远的毛竹山村没有通电。村里一穷二白,没有其他集体收入,为筹资架设电线,村民不得不将后山的松木全部砍伐卖掉,才将电线拉进村里。虽说周边松树大多遭了刀斧之祸,南酸枣树却幸免于难。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富起来后,全国不少地方兴起“古树热”,有客商发现了毛竹山有棵800多年的南酸枣树,开出40万元的高价,挨家挨户游说村民。在那个万元户还很稀少的年代,面对“天价诱惑”,大多数村民难免心动。当时,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王林修站出来说,古树数百年守护村子,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无价之宝。钱以后可以慢慢赚,古树一旦卖掉,再多钱也买不回来。前几年,王林修老人虽已作古,他劝服村民保留下来的古树,至今荫庇着村庄。

  毛竹山村南酸枣古树的树洞、枯枝问题引起林业部门高度重视,全州县林业局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全面体检”。蒋林林 摄

  专家把脉:老树焕新机

  寒暑往来,这棵800多岁的古树,记录着毛竹山村群众生活起居的点点滴滴,见证着整座村庄的发展变化,丰富着一代代人成长的记忆。

  78岁村民马齐秀说,她曾亲眼见到南酸枣树被天雷劈中两次。枝条被劈断几根,但幸好没伤到主干。不久,古树雷击处又萌发新的枝条。看到古树木生命力如此强大,村民对南酸枣树更加敬畏。

  古树名木集生态、经济、文化、科研价值于一身,具有不可再生性,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历史和前人留下的共同宝贵财富,被誉为“活的文物”“绿色化石”。近年来,广西出台措施持续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在全区组织开展了古树名木“过度硬化”专项整治。在拯救和保护古树行动中,毛竹山村南酸枣古树的树洞、枯枝问题引起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长于乡村的古树名木承载着一个地方群众的共同记忆,保护好一棵古树,就能留住一抹乡愁。”全州县林业局局长吕玉锡说,去年,该县林业局专门请来名木古树保护专业技术团队,应用“B超仪”PICUS3弹性波树木断层仪和TRU树木雷达探测仪等先进设备,在不损伤树木情况下,从树根到树梢,为毛竹山村南酸枣树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对症下药采取科学复壮的保护措施,让南酸枣古树再度焕发勃勃生机。

  全州县毛竹山村耄耋长者为村支书王新明(左一)讲述800多年南酸枣树的故事,乡愁记忆代代传承。蒋林林 摄

  生态立村:青山变金山

  毛竹山村,因毛竹而得名,却因葡萄而闻名。

  20年前,这里还是全州县数一数二的贫困村。当地有句顺口溜,“泥砖房,南瓜汤,有女不嫁毛竹山”。然而,这一切因发展葡萄产业而改变。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生产力。”全州县林业局局长吕玉锡说,毛竹山村用事实证明,生态本身就是经济,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就能源源不断地孕育出“金山银山”。

  尝到甜头的毛竹山村村民,制定村规民约,禁止乱砍树木、乱建房子、乱排污水,统一规划建设新民居,落实门前“三包”,打造农旅结合新景观,实现了村庄美和环境美的有机结合,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毛竹山村获“广西文明卫生村”“广西绿色村屯”“桂林市十佳魅力新农村”等荣誉称号。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如何让毛竹山村实现新的转型?毛竹山村支书王新明说,村里将依托周边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发展生态农业、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红+绿”乡村旅游品牌。

  毛竹山村位于全州县才湾镇,是隶属行政村南一村的自然村。在自治区和桂林市的支持下,南一村正在打造1000多亩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通过更科学的方法,实现粮食的稳产增产,同时通过种植油菜花,发展“花海经济”,进一步实现农旅融合,造福更多百姓。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增强绿色发展理念。南一村下辖的自然村蒋家村,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打造了100多亩的金槐花种植基地。

  近年来,全州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发展绿色经济,切实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始终。目前,全县金槐种植面积达27万亩。为推动金槐产业发展,全州县每年财政投入500多万元,全面加强对现有27万亩金槐的管护,提高金槐挂果率和质量。目前,全县金槐年总产量1.6万吨,年产值20亿元以上。

  全州金槐米入选“广西首批十珍十宝品牌产品”,全州金槐茶制作技艺被收录进“广西第八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全州县不负“中国金槐之乡”美誉,所产金槐米的芦丁含量高达30%-46%,为全国之首,且富含硒、氨基酸等微量元素。依托金槐资源优势,全州县加快推进特色农业、生态工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金槐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生态银行”,直接带动当地18个乡镇6万户20万人参与种植,带动大批农村家庭走上致富之路,金槐产业为全县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全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学军说,近年来,全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发扬湘江战役精神,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全州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9%,增速创近20年新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9%,高于全国、广西平均水平,排全市第一,荣获“广西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