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巴马聚力建链补链强链 乡村振兴阔步向前
发表时间:2022-09-26 23:33:16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近日,在巴马和泰长寿产业(巴马活泉)有限公司生产现场,一条100多米长的全自动生产线上,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包装,20多名工人即可完成全流程的操作,生产井然有序,一派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的火热场景。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26日电(韦明崧)近日,在广西巴马和泰长寿产业(巴马活泉)有限公司生产现场,一条100多米长的全自动生产线上,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包装,20多名工人即可完成全流程的操作,生产井然有序,一派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的火热场景。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村落,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巴马持续践行新发展理念,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把好“筑巢引凤”“产业兴旺”“文旅融合”三关 ,聚力建链补链强链,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阔步向前。

  把好“筑巢引凤”关,谱写工业发展新强音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巴马瑶族自治县坚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实招、放大招,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

  该县强化“项目为王”意识,完成河池至百色、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巴马民安大道、赐福湖景区甘内至那坝三级公路、仁乡至那乙二级路、寿乡大道生长线等一批旅游交通项目的建设,着力提升辖区投资环境硬实力。全县上下本着“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拼、一定成”的理念,坚持一个项目一班人马,落实“一条龙”服务、“一盘棋”协作,在企业精准帮扶上做到“思想上放胆、工作上放手、政策上放宽、方法上创新、服务上贴心”,聚力打造企业“一见倾心”的软环境,筑起良巢引得凤来栖。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该县结合自身的空间分布形态,做实便利化,借力智慧化,强化协同性,大力引导企业进行改造升级,把规模做强做大。围绕乡村振兴、“深巴试验区”、东巴凤一体化等谋划“十四五”重大项目380个,项目总投资1100亿元。上半年全县统筹推进区、市、县重大项目11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7个、续建项目33个、竣工投产项目12个、预备项目28个,项目总投资506.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65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新开工项目27个,占年度任务的72.97%,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87亿元,占年度任务的54.25%,同比增长13.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1亿元,同比增长20.0%,完成全年任务的48.66%,让营商“软”环境培育发展“硬”实力,激发起企业创业创新的热情与活力,汇聚起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与合力。

  把好“产业兴旺”关,发展多元农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巴马做强主导产业、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多元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日前,投入产业资金3亿多元,大力发展香猪、油茶等富民产业,巴马立足提升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投资近1亿元实施盘阳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一期)、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道路提质升级等项目,整治土地3000多亩,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1300亩,田间产业道路“白改黑”13.9公里等,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巴马燕洞镇火龙果产业示范基地为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种植面积为3100亩,2018年5月份开始挂果投产,年产鲜果约9000吨,繁育种苗100万株,产值高达5000多万元。该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模式,让村集体或脱贫户以入股的形式与企业进行合股经营,目前已经带动基地周边8个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取得发展,还通过贫困户入股的方式带动1000多户脱贫户实现增收。

  如今的巴马,立足于特色优势产业精品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紧扣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利用生态、林地资源优势,依托特色农业发展,着力打造“四季有花果、天天有景观”的美丽田园,完成了华昱三生农场、德农万川、茂雄生态康养农业产业园等一批集农业生态观光、水果采摘、生态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把好“文旅融合”关,扬长特色资源化茧成蝶

  秋高气爽,“烟火气”回归。各地游客纷纷涌入“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巴马,一边感悟长寿文化,一边欣赏景区秋色。眼下,田园乡村、繁华街巷,巴马文旅经济愈发活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满足了游客不同的“诗与远方”。

  位于巴马甲篆乡坡月村的百魔洞石灰岩溶洞以雄伟壮观著称,其钟乳石群体量巨大,最高的石笋达39米、直径为10米,均为几亿年岩溶发育的结晶,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丰富景观,简直令人目不暇接,堪称“大自然艺术之宫”,也被英国探险家誉为“天下第一溶洞”。还有盘阳河、赐福湖、百鸟岩、命河、水晶宫等景观让游客目不暇接。

  “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092.29万人次,比“十二五”同期增长129.07%,很多群众“吃”上文化旅游饭,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巴马群众增收致富、开启幸福生活的“金钥匙”,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文章。

  青山与秀水交融,自然与人文荟萃。在抓好自然旅游景点保护提质的同时,作为河池的革命老区之一,巴马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红七军21师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旅游”品牌上下功夫,坚持文化“强基”、文化“塑形”,发挥百马村田园风光秀丽、平林村原始文化底蕴丰富、青山绿水的资源优势,发展观光农业、田园体验、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业,打造集“观光游览、民俗体验、生态餐饮、农创零售、演艺娱乐、休闲度假、亲子游学、会议会展”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花哒街”,延伸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资讯,让游客留得住,不想走,还想来。

  “我们的目标是经营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推进文化铸魂、实施文化赋能,推进旅游为民、实施旅游带动,推进文旅融合、实施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旅游带动作用。”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蓝海洲说,巴马旅游产业化步履铿锵。(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