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武警广西崇左支队传承践行雷锋精神 唱响新时代雷锋之歌
发表时间:2023-03-29 11:12:15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该支队官兵从入伍开始就把学习雷锋作为价值追求,以满腔热血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实践中去,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雷锋之歌。

  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29日电(李国闯 张少聪)“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每天,南疆国门座座军营都会唱响这首传唱了60年的老歌。这是驻守在祖国南大门的武警广西总队崇左支队一茬茬官兵,歌曲上的传唱也是精神上的传承。

  该支队官兵从入伍开始就把学习雷锋作为价值追求,以满腔热血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实践中去,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雷锋之歌。

武警崇左支队官兵来到龙州县武联村小学宣讲雷锋精神。图为战士相生龙正在给学生讲述雷锋故事。 李章禄 摄

武警崇左支队官兵来到龙州县武联村小学宣讲雷锋精神。图为战士相生龙正在给学生讲述雷锋故事。 李章禄 摄

  扶危救难当好“守护神”

  危难时刻见忠诚。每当险情来临,该支队官兵总是奋不顾身,逆流而上,做“最美逆行者”。

  3月初,宁明中队中队长黄明昊接到群众求救电话,一名女子跳河轻生,情况十分危急。他立刻率领官兵携带救生器材前往救援。

  现场河水湍急,女子被河流冲卷得沉浮不定。救援人员沿着河岸撒开,仔细搜寻。不时有人焦急的大喊。

  眼看女子又要隐没水中,黄明昊纵身一跃,游向女子,紧紧拖住她,指挥战友合力将她救上岸来。“宁明武警,好样的!”岸上群众高喊着竖起大拇指。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相信大家也有一颗救人的心。”面对群众的赞扬,救援官兵大口地喘着气说,当兵保家卫国,救人危难义不容辞。

  有一次,大新中队附近居民楼发生火灾,楼内浓烟滚滚,不时有火苗爆燃窜出,火势随时都可能扩大蔓延至其他楼层,情况危急。中队官兵快速反应,奔赴到位,边疏散附近楼房内的群众,边用灭火器遏制火势,经过一个小时的奋战,火势终于得到控制。

  “多亏武警官兵处置果断,来得及时。”居民楼住户紧紧握住官兵的手,连连道谢,称赞他们英勇无畏的壮举。

  身前赴险境,身后护平安。近年来,该支队官兵不怕艰险,迎难而上,成功处置险情20余起,在各种险境中成功救助群众40余人。

  兴教助学常做“浇树人”

  扶一株树苗,争一份春光。助一名学子,种一片希望。该支队坚持以兴教助学为渠道,大力开展爱心助学、结对扶教活动,用爱心浇灌祖国的未来。

  今年7岁的陆思英患有白血病,父亲去世多年,而母亲杳无音信。他和奶奶相依为命,仅靠种地勉强维持生计。龙州中队官兵得知后,主动与他们结成对子,自发长期捐助,让奶孙俩感动不已。官兵们常带着学习用品、课外书籍和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到家中看望奶孙二人,并帮助打扫卫生、修修补补、补习功课。对此,陆思英的奶奶逢人便说“我们遇到了活雷锋”。

  尽管现在上学不需要很大的开支,很多村民也脱了贫,但因病、因老等问题致贫的家庭仍有出现。因当地经济发展不好等因素制约学校环境条件改善的也依然存在。陆思英所就读的武联村小学就面临着这一问题。

  这个连校长一起才有4人的学校又小又破,甚至几年前地面未硬化、连大门和门卫室也没有。支队获悉后,主动对接学校,通过“雨露计划”和 “大手牵小手”活动扶教助学,帮助修缮教学楼、援建篮球场,置买更好新课座椅、添置各类急需教具,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环境。

  “感谢武警叔叔的帮助,我一定会更加刻苦地学习,绝不辜负你们的期望。”月初,特战中队官兵收到了一封来自受资助学生的感谢信。信中,该生向官兵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感谢官兵在他求学路上所给予的帮助。中队官兵得知后,立刻撰写回信并准备看望该生,中队党支部也决定加大助学力度,“让更多贫困学子看到希望”。

  据了解,该支队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资助贫困学生的优良传统,号召官兵少聚一次餐,多献一份爱,与驻地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建立长效帮扶机制,资助贫困学生300余人,支援学校建设20余万元,帮助一批又一批孩子成功走出大山,走向人生的新天地。

  富农兴村作为“一份子”

  “还是部队的大夫有水平!”在龙州县武联村,闭伟荣老人经过支队卫生员覃立新的治疗后,对他出色的医术赞叹不已。

武警崇左支队官兵来到龙州县武联村开展“学雷锋”活动。图为卫生员黄洞德为村民义诊。李章禄  摄

武警崇左支队官兵来到龙州县武联村开展“学雷锋”活动。图为卫生员黄洞德为村民义诊。李章禄 摄

  武联村留守老人和孩子多,离县城路途较远,距离最近的镇上只有一家卫生院,设施条件也很有限。为方便群众,让村民少跑腿少好钱,支队定期派出医疗小分队为村民们上门送诊、查体看病、宣传健康防疫知识等,同时与驻村卫生室建立对口帮扶,帮助改善医疗条件,使看病这一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有效缓解。

  “自从你们来了,村里就大不一样了。”义诊闲暇,老人和官兵们拉起家常满是感激,“那会儿村里穷得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

  2016年,该村被确定为支队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后,支队按照“一对一”帮扶的要求,加大扶持力度,先后投入30余万元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援建蓄水池、捐赠宣传栏、铺设水泥道路、改造电线线路,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对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这一套 “组合拳”让村民生活环境大幅改善,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支队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通过支队投入、官兵捐款和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等方式,多方筹措专项资金80万元援建甘蔗养牛场,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如今,村集体和群众的口袋越来越鼓,乡村建设越来越美,村民对今后发展更有期待和信心了。村民夸赞支队官兵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当代雷锋。(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