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科教文体
字号:
《大地之铧——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实录》正式出版
发表时间:2021-07-05 16:33:32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大地之铧——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实录》以一个个重大事件、一个个典型案例展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以翔实的史料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在大历史观指引下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宏伟画卷。

  原题: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建党百年主题图书《大地之铧——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实录》正式出版

  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5日电 日前,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策划组织、新华通讯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农业生态组首席记者董峻撰写的广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项目《大地之铧——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实录》正式出版。

  书名:《大地之铧——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实录》

  ISBN 978-7-5551-1569-4

  作者:董峻

  定价:58.00 元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大地之铧——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实录》是一部全面反映新中国农业科技发展进程的优秀纪实文学作品。该书作者董峻是新华社资深记者,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扎实的研究态度,深入采访两院院士、农科院院长、政府官员、农业大学校长及普通的科技人员等全国农业科技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开展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一手材料,通过一个个生动故事和鲜活例证反映了新中国农业科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同时探讨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农村改革、绿色发展等影响未来中国发展的根本性话题。该书资料详实、故事生动、论述深刻、启示性强,为下一步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国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2016年出版的《未来简史》一书中写道:“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大会在罗马召开。专家告诉我们(与会代表),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

  实施菜篮子工程、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全国科学大会、“卖粮难”和“打白条”、取消农业税、实行“四补贴”、保护价收购、星火计划、科教兴农、“948计划”……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下,中国农业长足发展、农业科技突飞猛进。

  2020年,中国已经实现粮食“十七连丰”,特别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以来,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各类农产品供应充足,农业牢牢地稳定着社会发展的“根基”,中国农业科研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显著缩小,许多技术已经走在世界最前沿。

  《大地之铧——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实录》以一个个重大事件、一个个典型案例展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以翔实的史料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在大历史观指引下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宏伟画卷。

  本书作者董峻曾长期担任新华通讯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农业生态组首席记者,从事三农新闻宣传工作20多年,参与了21世纪以来几乎所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等重大时政报道,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农区、牧区、林区、沙区和海区,是中宣部“纪录中国”传播工程《大国根基》纪录片总撰稿。多年来,董峻采写的关于农民增收、脱贫攻坚、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农村改革等调研稿件为高层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一大批新闻报道成为引领三农舆论宣传话题的“镇版”和“刷屏”之作。

  十年前,董峻曾写过一本也是关于“中国农业科技”主题的图书《大地之犁——中国农业科技困局实录》。在这本书中,董峻对当时的农业科研状况进行过梳理,剖析了一些困扰科研人员的共性问题,如科技体制改革对农业科研机构公益属性的影响、小作物研究群体的生存困境、课题制的“七宗罪”、论文至上的科研成果评价导向、科技界的“双重利益集团”等。而《大地之铧——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实录》则是从媒体人的视角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和机制进行观察与分析,以历史的眼光梳理科技对我国农业产业的贡献,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科技特别是农业科技的情况,以及科技对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提升的贡献。

  《大地之铧——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实录》一书不仅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农业改革的成功经验,还通过中国农业科技几十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向世界讲述了“中国为什么能”的故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