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科教文体
字号: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助推“一带一路”文旅发展
发表时间:2021-08-26 22:13:18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黄武博士在7月到8月调研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团扇制作技艺,以及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石画。

  中新网广西新闻8月26日电(裴蕾)为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情况,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学者黄武博士在7月到8月调研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团扇制作技艺,以及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石画。

  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广西不仅具有沿边沿海的区位发展优势,还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7月16日到7月18日,黄武博士赴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调研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7月17日,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三江侗族民俗工艺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肖像。裴蕾 摄

  杨似玉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似玉13岁正式跟父亲杨善仁学艺,曾参与程阳永济桥的修复工程。多年来,杨似玉和徒弟们设计制作的侗族木构建筑遍及广西、湖南、贵州等侗族地区和景点。

  7月17日,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参与修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永济桥”,采用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不用一钉一铆。裴蕾 摄

  7月17日,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在“三江侗族民俗工艺馆”向黄武博士介绍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和发展情况。裴蕾 摄

  杨似玉利用自家房子建起了“三江侗族民俗工艺馆”,免费对外开放,不仅陈列有众多的侗族木构建筑微缩模型,还宣传和展示侗族木构建筑的特色工艺和工具,如今已成为“柳州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

  据杨似玉介绍,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每年到展示中心参观的人数逐年增加,人数最多的年份超过19万人次,广西区内外一些高校还在展示中心挂牌成立实践教学基地,并聘请他讲学和指导。

  7月20日,黄武博士赴桂林荔浦市马岭镇调研桂林团扇制作技艺。

  7月20日,广西桂林荔浦市“桂林团扇研学基地”,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团扇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邱广初肖像。裴蕾 摄

  7月20日,广西桂林荔浦市“桂林团扇研学基地”,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邱广初向邱燕珍、邱燕碧和王春玲传授桂林团扇制作技艺。裴蕾摄

  邱广初创办的桂林广恒工艺品有限公司常年向日本等海外市场出口团扇,年销量最多时超600万把,年上缴税收100多万元,成为荔浦当地重要的税收企业,同时也是国内主要的竹艺手工团扇生产企业。公司依托“小团扇”,开拓了国内外的“大市场”,解决了当地200多人的就业问题。在邱广初的培养下,邱燕珍、邱燕碧和王春玲等人已成长为桂林团扇制作技艺项目的自治区级和桂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7月20日,广西桂林荔浦市“桂林团扇研学基地”,“桂林团扇制作技艺”桂林市级传承人邱燕碧、王春玲为研学活动准备材料。裴蕾 摄

  7月20日,广西桂林荔浦市“桂林团扇研学基地”展示了一组由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邱广初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制作的团扇,这组团扇结合了桂林特色的竹丝编织工艺。裴蕾 摄

  2020年,邱广初和邱燕珍等人将旧厂房改造成“桂林团扇研学基地”宣传中国团扇的历史和文化,展示全国各地不同的团扇艺术和技艺。同时,还面向社会和学校开展研学活动,体验桂林团扇的制作技艺。广西区内外的高校也在此挂牌成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邱广初和邱燕珍等人希望通过“小团扇”能带动文化创意的“大产业”,让更多的乡亲富起来,也希望桂林团扇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8月19日,黄武博士赴桂林市七星区“桂林惠仁小石头文化有限公司”调研桂林石画。

  8月19日,桂林市七星区“桂林惠仁小石头文化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大厅,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石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团队,邓凤竹(左)、王勇(中)、吕珊蔚(右)肖像。裴蕾 摄

  8月19日,桂林市七星区“桂林惠仁小石头文化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大厅,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石画的代表性传承人邓凤竹向黄武博士介绍桂林石画的发展情况。裴蕾 摄

  8月19日,桂林市七星区,“桂林惠仁小石头文化有限公司”展示了1幅由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吕珊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制作的桂林石画作品。这幅作品采用宝石、桂林鸡血玉和漓江石等材料,通过拼贴、镶嵌等工艺制作完成。裴蕾 摄

  据邓凤竹等人介绍,桂林石画主要采用宝石、桂林鸡血玉和漓江石等材料进行创作,制作过程全为手工完成,对艺术审美和技术要求较高。因她从小患小儿麻痹症,深感残疾人在就业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所以团队也积极为解决残疾人士就业创造条件和机会,他们不仅免费向残疾人教授桂林石画的制作技艺,还在食宿等生活上提供帮助,甚至与旅游企业合作,在主要旅游景点为残疾人制作和销售桂林石画提供便利。目前,团队以“桂林石画”为依托,成立了“桂林惠仁小石头文化有限公司”,设计开发出了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为拓展市场,公司还向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团体提供研学体验活动。他们希望“小石头”也能带动桂林文化旅游的“大产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通过“小石头”传播“大爱”。

  通过黄武博士的调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健全了各级代表项目名录体系,完善了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等等保护工作体系。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桂林团扇制作技艺和桂林石画只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和发展的缩影。

  这些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师徒传授、宣传展示、研学合作等等传承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他们表示,希望通过各自“小项目”的努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等国家“大战略”,在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助推文化旅游发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