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科教文体
字号:
走进新时代 喜看壮乡美
发表时间:2021-09-03 10:03:14来源:中国文化报

摘要提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农业大区,乡村振兴事关发展大局。“十三五”时期,广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文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硕果累累。如今,站在新的起点,广西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强区建设。八桂大地各族群众正迎来更加美好的时光。

  走进新时代 喜看壮乡美

  宾 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南疆八桂,山河同辉。经历不懈跋涉与求索,壮乡儿女与全国人民一起,同步迈进小康社会,共享伟大荣光。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农业大区,乡村振兴事关发展大局。“十三五”时期,广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文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硕果累累。如今,站在新的起点,广西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强区建设。八桂大地各族群众正迎来更加美好的时光。

  景更多,村更美

  “这里原是堆积猪粪的地方,改造后成了村民的娱乐室和议事厅。大家闲暇时会来聊天、走棋,或者弹琴唱歌。”在广西玉林博白县亚山镇覃岸村杨屋屯一个开放式平台上,亚山镇党委委员李伟梅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前几年杨屋屯以“三清三拆”为重要抓手,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留住乡愁、彰显特色、长效运行”原则,扎实有序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像杨屋屯一样,覃岸村各屯依托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修建儿童游乐园、游泳池、荷塘、体育长廊、图书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硬化、扩建道路,修整、美化沟渠,建成文化广场3500平方米。

  别具风格的村标柱、富有诗意的乡愁墙、整洁的村道、盛开的鲜花……昔日破败杂乱的覃岸村,如今处处是景、景景不同,成为县里新晋的网红打卡地。2019年,覃岸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美景、游客和荣誉,让这里的村民为家乡而自豪。

  在鹿寨县中渡镇,大兆村在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过程中,积极探索农村黑灰污水处理利用新模式,并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大兆村村民感慨地说,如今村民讲卫生、树新风意识明显提高,村庄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覃岸村、大兆村是广西乡村风貌改造的一个缩影。潇贺古村富川岔山、雾茶仙境三江布央、世外桃源巴马平林、“水车之乡”马山小都百、“山水画廊”大新明仕……“十三五”期间,广西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一个个有特色、有底蕴、有颜值的文化村、旅游村、生态村喷薄而出。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中,广西有33个美丽乡村榜上有名,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成果,既体现了广西美丽乡村所具有的特质,也展现了广西丰富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态,更彰显了广西各地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渐入佳境。

  路更广,家更富

  “现在百家宴很火热。以前出去打工的妇女都回来加入,人均一年有两万多元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岩寨屯百家宴负责人吴爱仙说。

  2014年贵广高铁全线通车后,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入了粤桂湘黔3小时旅游经济圈,成为全国首个开行始发动车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如今每逢周末,家乡鸣笙起舞,游客到此可赏鼓楼、观侗族大歌、品百家宴。

  地处大瑶山区的金秀瑶族自治县,被誉为“世界瑶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多次到这里考察调研。

  “以前这里交通闭塞,山里的百姓生活贫困,后来是乡村旅游带动大家脱贫致富。”曾在六巷乡大岭村挂任第一书记的莫秋明说,去年以来,每逢公众假期,大岭村全村的民宿客房就会爆满,每天游客多达数千人。

  “现在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家通过开办民宿、组织表演,年收入有七八万元。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真没想到靠古老的民族文化能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大岭村村民蒋桂合说。

  全州县庙头镇李家村委大碧头村,共192户780人,是广西最美乡村之一,村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大量明清古建筑和古驿道保存完好。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当地文旅企业在政府支持下,投资50多亿元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康养田园综合体,文化古韵与现代风格相得益彰。

  项目建设中,大碧头村民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流转宅基地和闲置房屋,改建成民宿、餐饮店等,盘活“沉睡资产”。全村土地流转192户,共计1800余亩,村民租金收益超360万元。同时,村民发展农家乐,每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村民到周边景区务工的有100余人,每人每年劳务工资2.6万余元。

  “风貌塑形,让乡村美起来;产业做实,让农民富起来;文化铸魂,让乡村精气神提起来。”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人宾恩信说,谁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通过村落保护、风貌改造和旅游开发,打造“望得见绿、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富裕、文明的现代乡村。

  近年来,广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加强产业融合,培育乡村旅游品牌,扩大乡村旅游消费,推动旅游脱贫致富,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至2020年,广西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约12.99亿人次,占全区接待游客量的44.7%;乡村旅游消费约8620.74亿元,占全区旅游总消费的26.7%。今年上半年,广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09亿人次,占全区接待游客量的47.8%;乡村旅游消费约1431.04亿元,占全区旅游总消费的29.0%。

  歌更甜,人更欢

  “鲤鱼伴水水更清,星星伴月月更明,我们过上好生活,永远不忘党恩情……”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曾经被“草帽能盖地”“石缝里种粮”“望天吃水”困扰的毛南族群众,如今用民歌《十颂党恩》表达摆脱贫困的喜悦和对党的感激之情。

  近几年,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中南村通往外面的路硬化了,村容村貌美化了,还建起了文化广场、健身长廊、公厕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以前农闲只是唱唱古老的山歌,现在有文化中心,大家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学跳广场舞、成立文艺队、参加各种培训。”说起唱歌跳舞,村民莫银今感慨颇多。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旅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至目前,环江已建成民族文化广场、毛南族新博物馆、毛南剧院等一批毛南族特色文化场馆,全县148个行政村实现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72个毛南族聚居村全部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196支业余文艺队、97个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4.5万人。

  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自2009年以来,广西自治区级财政平均每年投入约3亿元资金,累计投入31.24亿元,撬动市、县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超过120亿元,用于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截至2020年底,广西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4295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9%,直接惠及农村群众3800多万人。

  同时,“十三五”期间,广西多措并举推动文化惠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区各级文艺团体开展“送文艺精品下基层”惠民演出7.6万场次,观众超5300万人次。在全国首创“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推动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由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创文化的转变。全区文化、体育、养老、育幼等服务供给越来越丰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甘霖表示,“十四五”时期,广西将围绕“奋斗一个目标、构建三大体系、打造六大品牌、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任务,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力争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