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科教文体
字号:
“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展开展
发表时间:2021-12-08 16:16:36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展,6日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图书馆三楼揭幕。

图为开展现场。广西民族大学供图

图为开展现场。广西民族大学供图

  中新网广西新闻12月8日电(蒙莹 何瑞亮 王小丽)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展,6日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图书馆三楼揭幕。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陈铭彬致辞时指出,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本次展览是广西民族大学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抓手落实立德树人中心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落实科研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对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她认为,此次展览标志着广西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博物馆就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以馆校联动、优势互补的方式展开实际行动;标志着广西民族大学以创新性思维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开创新局面;标志着中国民族博物馆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又迈开新的步伐。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卞成林宣布“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展”正式开展。在场领导与师生共同参观展览。

  卞成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展览精心选取100件文物,以考古文物、传世文物及民族学器物开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表述方式,通过文物本体关联时代背景和重要人物,从而追溯中华民族的伟大源流,呈现古往今来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展示各民族在长期历史互动中共享的集体记忆,构筑出一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的文物谱系,是一次围绕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进行的“物”“史”互证研究成果展示。作为民族院校,广西民族大学举办此次展览是学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四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形式。

  卞成林希望广大师生通过观展能够主动探索与挖掘中华民族独特的基因密码,激发自身思考与学习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的动力,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担当。

  据悉,本次展览获得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河北博物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55家文博机构的支持。展览充分利用100多年来中国考古成果以及民族学研究积累的大量珍贵实物和文献资料,来构筑一部实物实证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100件文物客观还原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历史记忆,构建起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的文物谱系。(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