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科教文体
字号:
桂林理工大学:助力能源化学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
发表时间:2022-04-11 16:40:06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桂林理工大学以国家能源领域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新能源领域“高精尖”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化学学科和能源学科的发展趋势,于2017年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新能源为核心的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并将该专业列为桂林理工大学“新工科”建设专业。

学生在竞赛中。桂林理工大学供图

  中新网广西新闻4月11日电(温玉清)工程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桂林理工大学以国家能源领域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新能源领域“高精尖”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化学学科和能源学科的发展趋势,于2017年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新能源为核心的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并将该专业列为桂林理工大学“新工科”建设专业。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新工科”中的“新”字入手,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新工科”建设重点且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彻底解决大学生实习实训难的问题,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桂林理工大学建设“三大平台”,加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破解学生实习实训难的问题。

  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为出发点,建设具有“新工科”特色的能源化学工程实验室实践教学平台。首先,明确专业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建立电化学储能表界面研究、光/电催化与能量转化研究和金属表面功能化及界面作用机制的3个特色实践单元。其次,借助中央与地方共建、博士点支撑学科建设和一流学科等专项建设,逐步完善各功能实验室的条件。第三,依托专业实验室,鼓励该专业学生申请区级或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而进入相应的特色实践单元进行专业实践技能锻炼。每年该专业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活动的人数约为150人次,涵盖了该专业大部分的学生。

  以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为目的,建设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校内外联动实践实习平台。学校加强与校友企业的联系,以赞助的方式建设桂林理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软包锂离子中试生产线,该中试生产线包括10余道工序,占地面积约为100平方米。中试生产线的建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年承担专业技能实践实习、技能竞赛等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的任务,参与操作中试生产线的总人数达到200余人次/年。依托该中试生产线,学校积极邀请校外工程师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使该专业学生能尽早地接触到本行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

学生竞赛合照。桂林理工大学供图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建设具有“以赛代练”的专业特色技能实践平台。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一方面,利用专业自身特点建设竞赛平台,桂林理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每年举办一届绿色新能源技术应用大赛暨电池制备工艺技能竞赛,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历届大赛都获得了学生的广泛关注,报名参与人数逐年递增,较好地达到了竞赛目的,鼓励学生了解新能源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借助校级、区级和国家级已有竞赛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竞赛。每年本专业召开特定主题的动员会议,鼓励教师积极引导本专业学生开展各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互联网+”等各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大部分来自“产学研”合作的相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训练与实际生产问题“零距离”接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热情。近五年,本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约10余项;截至目前,已收到2022年本专业创新创业训练申请项目和竞赛项目约70项,覆盖到了本专业大部分的学生。

  桂林理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为目的,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三大平台”体系,得以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了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路程,努力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