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社会法制
字号:
媒体:加快落实课后服务,解决职场父母“接娃”难题
发表时间:2021-06-20 10:08:31来源:新京报

摘要提示:南宁市委办公室答复称,当地有关部门将结合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地点等实际情况,对上下班时间调整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

  加快落实课后服务,解决职场父母“接娃”难题

  ■ 社论

  做好课后服务,是当前教育减负与营造更好生育环境的共同之需,亟待各地积极攻坚破难,尽早落地见效。

  三孩政策放开后,配套支持政策如何落地引发社会持续关注。日前,有南宁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希望政府能考虑根据幼儿园、小学上学时间调整工作时间,为职场母亲接送孩子提供方便。南宁市委办公室答复称,当地有关部门将结合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地点等实际情况,对上下班时间调整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

 

  南宁官方此一回应,释放了积极信号。不过,由放学时间和“职场妈妈”下班时间冲突带来的“接娃”难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为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地方对上下班时间进行调整,当然是方向之一,但更为紧迫可行的做法是,真正把学校课后服务落到实处。

  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印发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利用其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担责。就在上个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相关意见,也强调要鼓励支持学校开展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而据教育部数据,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已有29个省份出台了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30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

  但从此次南宁网友的呼吁来看,课后服务的落实程度尚不宜高估。为此,前不久还有调查显示,92.9%受访中小学家长期待落实好课后服务。当前,适逢三孩政策放开,无论是从解决好既有的“接娃”难题,还是从营造更好生育环境的角度,推进课后服务及时落地,使之成为中小学标配,各方都应加紧行动起来。

  上有中央政策要求,下有亿万家庭的呼声,“职场妈妈”的“接娃”难题依然普遍,说明课后服务在执行阶段,还应把阻力和问题想得更全面一些,把配套机制设计得更完善一些,系统性地为政策落地扫清障碍。

  在学校角度,课后服务有没有足够的经费、资源保障,如何呵护好教师权益,这些问题不解决,学校的执行动力自然不足;在社会角度,课后服务的质量能不能保障,决定着家长的信任度。如,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父母关心孩子人身安全在课后服务中能不能得到保证。这类顾虑,就有赖于健全的机制来打消。此外,课后服务到底采取什么模式,成本如何分担,同样需要因地制宜予以妥善安排。当然,避免课后服务变成对孩子的“增负”,也须有预防机制。

  增设课后服务,实际是对政府、学校和家长教育责任分配格局的一种优化。唯有协调好各方利益,正视各方诉求,重新厘清相关责任和义务的边界,方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基于当前种种形势,相关部门和学校等,理应充分意识到这项便民工程的综合社会价值,主动承担起更多的主体责任。

  一方面,三孩政策放开的大背景下,直面“职场妈妈”的“接娃”难题,是将“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建立健全生育支持体系题中应有之义,把课后服务纳入与三孩政策相衔接的配套服务体系之中,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当前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也更需要学校课后服务的扩容、提质,以形成校内校外联动之势,助力家长、学生减负与校外培训降温的双赢。

  毫无疑问,扎扎实实做好课后服务,是当前教育减负与营造更好生育环境的共同之需,有着充分的社会共识,相关方面理应当作重点工作与任务来攻坚破难。各地越早制定完善、可行的实施细则,越早落地见效,社会越受益,其释放的综合价值也越高。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