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社会法制
字号:
“最美退役军人”李春燕:90后“兵支书”助力广西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1-10-21 15:55:47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日前,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来自广西林市博白县凤山镇峨嵋村的“90后”退役女兵李春燕名列其中。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21日电(刘德安)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向东,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约90分钟,便来到凤山镇峨嵋村。村道两旁,楼房林立,瓜果飘香,金黄的稻田在微风轻抚下,掀起浅浅的稻浪。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个处于大山深处的村子是如何脱贫致富,迈向乡村振兴。

  “村里来了好书记,村子变了样。”说起峨嵋村的变化,村民纷纷对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春燕竖起大拇指。

  日前,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来自广西林市博白县凤山镇峨嵋村的“90后”退役女兵李春燕名列其中。

  她搁置年入数十万的自主产业,回乡担任村支书,成为峨嵋村历史上首位女支书。她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带领乡亲打造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峨嵋村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退役返乡创业成功

  1990年出生的李春燕,家中排行老五。2007年,年满17周岁、高中刚毕业的李春燕应征入伍到广西武警边防某部成了一位“霸王花”,也成为了峨嵋村唯一的女兵。

  2015年,退役后的李春燕回到了峨嵋村,但眼前的景象让她有喜有忧。

  昔日荒芜的山野密密麻麻种满了龙眼树,一串串滚圆金黄的龙眼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但村民却谈“果”色变,纷纷摇头。

李春燕在分拣晾晒桂圆。刘德安 摄

  原来,龙眼丰产,卖的价钱很低,刨去成本,乡亲们几乎不赚钱。

  “不能让乡亲们的汗水白流。”李春燕望着眼前硕果累累的龙眼树,有了自己的想法——打造一个属于博白人自己的桂圆品牌,复兴客家桂圆产业。

  说干就干。李春燕开始跑市场、搞调研、做策划,并很快得到一众好友的支持和认可,联合成立了广西广投干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公司规模不断壮大,李春燕先后注册成立了博白县桂圆产业协会、博白县思元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桂圆产业链,辐射带动60个行政村加工桂圆肉,扶持123户贫困户就业,带动峨嵋村36名困难群众就业,每人月收入不低于2800元。

  乡亲们的口袋鼓起来了,中共博白县委、县政府授予李春燕“党员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如今,“客家桂圆”已成为玉林市重点龙头企业,李春燕和合伙人注册成立的公司也成为了全国各地的桂圆原料主要供货商。

  搁置企业回乡成为“领头羊”

  2020年4月,峨嵋村村长刘景祥将一封来自峨嵋村党总支部盖章、数十名群众代表指印的推荐信交到李春燕手中,希望她回村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改变峨嵋村的局面。

  2020年8月,经过组织层层考核,李春燕回到家乡任凤山镇峨嵋村支书、村民委员会主任,成为峨嵋村历史上唯一的“女支书”。“干企业只是一份工作,回村那就是一项事业。”李春燕说。

李春燕和村民们在百年龙眼树下交流。刘德安 摄

  为尽快融入村支书的工作,李春燕没日没夜地加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等政策理论学习,并结合实地走访,了解村情民情。然而,农村工作远没有李春燕想的那么简单。

  有几户村民常因对政策不理解而对李春燕等村两委干部粗言相向。“你一个外嫁女,凭什么当我们峨嵋村的主儿?”“她就是来镀金的,肯定干不长。”

  生性好强的李春燕想:“外嫁女也一样能当家做主。”

  针对村里的产业现状,李春燕发挥自身创业优势,分析规划产业发展,提出“村委合作社+第三方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引进第三方公司,加强了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

  如今,峨嵋村种植西瓜芭乐、香蜜顺梨、四川脆李、银妃李、青柚等果林产业近850亩,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果园村,成为村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干群齐心助力乡村振兴

  “以前我们村的道路坑坑洼洼,村里穷得叮当响。如今,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村里的路、水、电等设施和人居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走进峨嵋村,村中干净整洁,各种小景随处可见,村民说起家门口的变化十分骄傲。

  “五妹支书来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老人韦美香逢人便夸。峨嵋村正悄然发生变化,村民开始接纳并认可了这名“90后”的美女支书。

  李春燕(前排中)在峨嵋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股东分红大会上和乡亲们分享成果。刘德安 摄

  2021年3月,博白县启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峨嵋村列为试点村。

  截至2021年7月,峨嵋村共有216户244.523亩土地入股,完成110人劳动力的劳力资源入股,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成为“股东”,并拿到了数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的首次分红。

  “只要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咱们就得干。”这位峨嵋村的“领头羊”,更愿意用经营企业的方式,去帮助自己家乡致富。她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购置固定资产,让村集体成为“房东”收取租金。

  “即使将来我卸任了,村集体还是会有一笔固定的租金收入,给村子发展带来动力。”李春燕信心满满地说,峨嵋村通过整合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和吸纳民资共620万元,在博白县城南产业园区投资构建1.3万平方米的大型商用厂房,预计2023年实现“边收入边分红”。

  不久的未来,李春燕还要通过峨嵋村旅游合作社,在乡村旅游上做些文章,盘活农户手中的资源,依托村内捻子山庄,将其打造成星级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让更多的峨嵋人吃上“旅游饭”。一幅集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峨嵋村乡村振兴画卷已在这位客家妹子心中绘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