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社会法制
字号:
广西女护士7年协调器官捐献百例
发表时间:2022-05-12 14:22:25来源:中国新闻网

摘要提示:“用无用之躯,做有用之事。”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OPO(器官获取组织)干事、副主任护师覃鸿雁12日表示。7年来,覃鸿雁24小时开机,“一直在路上”协调器官捐献百余例,架起生死之间桥梁,为更多家庭送去生的希望。

    图为覃鸿雁。 林馨 摄
图为覃鸿雁。 林馨 摄

  中新网柳州5月12日电 题:广西女护士7年协调器官捐献百例

  作者 林馨

  “用无用之躯,做有用之事。”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OPO(器官获取组织)干事、副主任护师覃鸿雁12日表示。7年来,覃鸿雁24小时开机,“一直在路上”协调器官捐献百余例,架起生死之间桥梁,为更多家庭送去生的希望。

  50岁的覃鸿雁,本是柳州工人医院心胸外科一名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二十余年的她,曾看过太多生离死别,却无能为力。

  2015年,该院开展器官捐献工作需要人手。覃鸿雁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便想着试试。”于是,其报名通过选拔后,从临床一线转为医院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这份工作常常直面悲伤与不解,比覃鸿雁想象得难许多。

  至今,覃鸿雁仍记得第一次协调捐献器官的场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因为外伤,达到脑死亡的状态,一开始去做家属工作的时候,老婆比较犹豫。”覃鸿雁说。后来,捐献家属的亲戚得知此事表达反对意见,再次动摇家属的决心。

  在家属们挣扎与犹豫的期间,器官也会不断衰竭,慢慢失去移植价值。“经过一晚上的挣扎,虽然家属同意器官捐献,却已经错失移植的时期。最后,眼睁睁看着家属在我面前崩溃大哭,却无能为力。”覃鸿雁表示。首次捐献失败,给覃鸿雁留下满满的遗憾。

图为覃鸿雁讲述器官捐献者故事。 林馨 摄
图为覃鸿雁讲述器官捐献者故事。 林馨 摄

  “失败和无能为力,是常态。”覃鸿雁说。其开始接触器官捐献时,受制于民众观念的影响经常碰壁,几个月都没能协调成功一例案例,甚至还面临患者家属的不理解和谩骂。

  “在家属悲痛万分时,提出捐献器官建议会成为他们发泄负面情绪的出口。因此,和家属沟通是整个器官捐献协调过程中最核心、最艰难的环节。”覃鸿雁表示。

  但器官捐献是连接死亡和生命的桥梁,能以另一种方式让生命延续。为此,覃鸿雁始终坚持奔走在协调器官捐献的一线。其说:“曾有一名捐献患者和我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骄傲地告诉别人,自己的孩子捐献了器官,多年来这也是我前进的动力。”

  7年来,覃鸿雁24小时开机,“一直在路上”。她不断奔走于ICU、太平间、各地户籍室……。协调100余例器官捐献,最小的年仅1岁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努力,器官捐献的观念逐步得到推动。“以前一年才有一例捐献的案例,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家属主动联系我们捐献。”覃鸿雁说。为此,柳州市建立一座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碑上镌刻每一位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姓名,以此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2021年,全国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5200余例,捐献器官1.7万余个,累计完成捐献3.7万余例,捐献器官11.3万余个,挽救11万余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