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社会法制
字号:
“纸钱换鲜花”“时空信箱” 广西文明低碳祭扫方式获民众认可
发表时间:2023-03-23 10:40:46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今年清明节是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清明祭扫节日,祭扫需求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集中释放。民众可选择网络祭扫、错峰祭扫等安全文明祭扫方式,以“纸钱换鲜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新形式来追思缅怀逝者。

  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22日电(韦佳秀)广西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杜波22日表示,今年清明节是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清明祭扫节日,祭扫需求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集中释放。民众可选择网络祭扫、错峰祭扫等安全文明祭扫方式,以“纸钱换鲜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新形式来追思缅怀逝者。

祭扫群众在为亲人系黄丝带送祈愿。广西民政厅供图

祭扫群众在为亲人系黄丝带送祈愿。广西民政厅供图

  当天,2023年广西清明节主题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杜波称,去年清明节的3天假期,广西网络祭扫达到7.84万人次,这类祭扫新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同。今年将继续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大力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集体共祭等祭扫方式,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倡导花坛葬、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弘扬厚养薄葬、慎终追远的理念。

  同时,各祭扫服务机构将组织祭扫活动与传播清明节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采用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逝者,不断丰富清明节的节日内涵。

  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殡葬服务,广西殡葬协会会长吴军表示,今年清明节将增加服务窗口和服务人员,延长服务时间,解决清明节期间民众集中祭扫需求;增设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包括开通线上办理业务、网络祭扫、代为祭扫、免费祭扫专车、免费充电服务。

  广西民政厅二级巡视员梁愈军在会上介绍,广西节地生态安葬数量逐年增多,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去年,各地根据实际常态化举办花坛葬活动,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平乐县等12个市县均设有花坛葬安葬点,全年全区共安葬骨灰2488具。在北海市开展的骨灰撒海活动,共撒放骨灰848具。

群众在写“时空卡片”。广西民政厅供图

群众在写“时空卡片”。广西民政厅供图

  据了解,过去一年,广西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广西共有经营性公墓39个和公益性公墓9个。公益性公墓实行政府定价,经营性公墓实行市场调节价,除了市场调节价格墓位外,广西经营性和公益性公墓均提供有不同价位的多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一是不保留骨灰的花坛葬和骨灰撒海,自治区每年组织免费活动,给予参与活动的亲属每例骨灰800元(人民币,下同)补助;二是殡仪馆内的骨灰寄存,各地殡仪馆均提供有骨灰寄存格位,平均每年管理费在200元左右;三是骨灰堂格位存放和壁葬、塔葬等立体骨灰安葬,价格在900元至7000元不等。四是骨灰墓穴安葬,价格在3000元至2万元不等。

  “近十年来,南宁市海葬安葬骨灰800多具,花坛葬安葬骨灰近2000具,发放节地生态奖补资金近400万元。”南宁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李汉波称,随着民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南宁市节地生态安葬逐步走向多样化、常态化。

  梁愈军表示,2023年,广西将持续完善公益性殡葬服务供给,激励和指导各地加快推进殡仪馆、城市公益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力争竣工建成殡仪馆4个、城市公益性公墓4个,新开工建设殡葬服务设施7个。(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