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时政外事
字号:
首场中共南宁市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举行 解读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发表时间:2021-01-18 17:28:23来源:南宁日报

摘要提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党务公开透明,1月15日,首场中国共产党南宁市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党务公开透明,1月15日,首场中国共产党南宁市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市委新闻发言人邓亚平就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有关情况、重大意义及《中国共产党南宁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起草情况进行了介绍。

  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于1月15日在南宁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小东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南宁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全会充分肯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高度评价“十三五”时期南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认为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扎实推进“六大升级”工程,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南宁渠道”进一步畅通,绿城品质不断提升,改革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升。

  全会认为,“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胜过不利因素。过往可鉴、当下可为、未来可期。全市上下要胸怀“两个大局”,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处变不惊的平常心,增强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拿出务实作为的真担当,把握发展规律,办好自己的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进一步争先进位、在全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建议》。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规划《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制定和实施好“十四五”规划,对南宁市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发展意义重大。市委成立了文件起草组,在市委常委会领导下进行工作。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小东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深改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等会议,统筹推进起草工作,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当面听取各方面对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多次组织修改规划《建议》,确保起草工作高质量完成。

  规划《建议》的起草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市委把加强统筹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结合起来,深入一线调研,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市委召开各县区(开发区)座谈会,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专家学者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对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形成建议征求意见稿。起草组对各方面意见建议进行逐条分析、充分吸纳,对建议稿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200多处,涵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350多条。

  规划《建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聚焦事关南宁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规划《建议》总共14个部分,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主要阐述“十三五”成就、“十四五”的机遇和挑战、2035年的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板块为分论,总体上是紧扣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结合南宁实际,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第三板块为结尾,主要是对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全市人民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奋斗作出部署,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发布会问答环节,邓亚平,南宁五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丁伟,市委政研室(改革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梁国禄,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汪东明,市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曾肄业分别从不同侧面介绍全会精神,解读《建议》内容,并就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十四五”发展目标、民生事业、对外开放合作、工业强市、金融发展等方面回答了媒体提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