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时政外事
字号:
南宁做足“水”文章 “点睛”乡村振兴建设
发表时间:2022-07-27 10:30:4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十四五”期间,广西南宁踔历奋发,全盘布局,科学规划,做足“水”的文章,“点睛”乡村振兴。其中,大力巩固完善农村灌区网络,办好高标准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托“满目青山”“绿水自流”优势,创新乡村旅游品类,激发新农村建设活力。

  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27日电(罗先彬 穆德爽 陈惠)“十四五”期间,广西南宁踔历奋发,全盘布局,科学规划,做足“水”的文章,“点睛”乡村振兴。其中,大力巩固完善农村灌区网络,办好高标准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托“满目青山”“绿水自流”优势,创新乡村旅游品类,激发新农村建设活力。

大龙湖之夏:天光云影共徘徊。李辉 摄

大龙湖之夏:天光云影共徘徊。李辉 摄

  渠水清冽 筚路蓝缕一甲子

  仲夏的大龙湖林木葱绿,波光粼粼,十四个岛屿如珠落银盘,水天一色,美不胜收。忽而,一条云绕雾罩的“巨龙”,从湖中穿水而出,沿着山脚蜿蜒而行,哗哗流淌,通过如毛细血管般密布的众多干支渠,横跨上林和宾阳两县的18个乡镇,奔腾至百公里以外的宾阳县和吉镇六角村方息。

  “群众都说这条‘龙’好啊,造福了我们几代人。”曾参加1959年南宁市“五化”灌区宾阳片区开工建设、今年80岁的宾阳县古辣镇刘村村民屈吉祥深有感触地说。

  屈吉祥奋斗过的南宁市“五化”灌区,是广大壮乡儿女筚路蓝缕,1958年起在荒草丛生的大明山脚下,利用地势高差,前后花了8年时间,在上林、宾阳两县境内建成的可以自流灌溉的大型水利网络,也是该市的核心灌区,对该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非常关键。

  “灌区总干渠长150公里,从大龙洞水库为起点,将东敢、清平、桃源、六佑等中型水库以及小型水库86座,拦河引水工程15座,以及环大明山、莲花山、镇龙山等33条河流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大型的水利网,计划建成农田水利化、灌溉自流化、河网化、田园化、电气化综合利用于一体为目标的‘五化’灌区。”南宁市灌区管理中心主任蒙杰介绍说。

  据悉,2001年以后,“五化”灌区争取到自治区和南宁市财政资金2.6亿元,投入渠道建设;并引进世界粮食计划署资金3000多万元,对大龙洞水库溶洞进行堵漏。2020年,争取到“十四五规划”资金4.869亿元,5年内对全部干渠进行硬化改造,并配合上林、宾阳两县乡村振兴打造相关项目。

丰收在即:绿树青山稻谷黄。李辉 摄

丰收在即:绿树青山稻谷黄。李辉 摄

  长藤结瓜 稻花香里说丰年

  “五化”灌区总干渠西起上林县大龙洞水库,东至宾阳县和吉镇六角村,横跨18个乡镇,是广西利用水源最多的总干渠,通过各区域间调节用水,有效灌溉面积达44.56万亩,受益人口123万余人,对南宁片区粮食生产安全稳面积稳产量起到重要作用。

  现年82岁的原“五化”灌区宾阳清平水电网工程管理处副主任甘泰年回忆,20世纪50年代前,“五化”灌区所在地水稻灌溉基本采用传统的串灌、漫灌方法。当地农民唯恐插下的水稻受旱,有了水后就长期建立深水层,使水稻灌溉耗水量大且产量较低。

  “五化”灌区建设者屈吉祥则对过去“不堪回首”。他说:“那时候,宾阳虽然部分土地肥沃,却是名副其实的‘望天田’。我们三餐吃粥,始终填不饱肚子。”

  正是这些切肤之痛,激发了南宁人民建设好家乡灌区、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的强大意志。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灌区建设是守护粮食安全的命脉。“五化”灌区的管理者们在管理上下苦功,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先后在宾阳的两个片区开展水稻节水科学灌溉实验。经过10余年的反复试验,取得了总节水量1671万立方米,总增产稻谷1545万公斤的良好效果,并总结出“薄、浅、湿、晒”水稻增产、节水优良的灌溉制度,在全区推广并延用至今。

  “1972年宾阳大旱,南宁市利用‘五化’灌区总干渠进行‘西水东调’,保证了2万余亩稻田丰产丰收”。甘泰年说,干渠建成后,灌区的建设者们又将清平、桃源等水库与河流交织成无缝链接的水利网,可以跨区灌溉,长藤结瓜,群众“感谢共产党”的呼声不断。

  由于“五化”灌区成就突出,2001年被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列入了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范围。2001年至2019年间,该灌区历年累计完成渠道防渗配套228公里,其中总干渠防渗109公里,干渠防渗11公里,支渠防渗109公里, 维修配套附属建筑物1344座,维修建设基层管理房7523㎡;同时解决了“五化”灌区内的工业用水、人畜饮水和城镇供水难题。

灌区一瞥:稻花氤氲渠水清。李景裕 摄

灌区一瞥:稻花氤氲渠水清。李景裕 摄

  “旱能灌,涝能排”。得益于“五化”灌区的“源头活水”,2012年,“上林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广西首个被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大米产品;2017年,宾阳县的“古辣香米”又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时间,沿着150公里总干渠的流经方向,一个个助力乡村振兴的农产品品牌悄然绽放,助力沿线村屯步入乡村发展的快车道。

  宾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助理方永颖说,该县是广西第二大水稻种植县;流转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700多户,占南宁市种粮大户总数的80%以上;稻米加工厂32家,居广西各县前列。这一切,都离不开“五化”灌区的“引水”之功。

  截至目前,“五化”灌区沿线种植25.24万亩优质稻谷,新增稻谷深加工企业53家,为国家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五谷斑斓,如椽巨笔绘美景

  南宁做足“水”文章,带来的不仅是粮食安全和稳产高产,还带活了乡村旅游这个产业“金凤凰”。

  一条黄角赤眉绿须的巨龙正在兴云布雨,一列黄白相间的子弹头火车缓缓驶入宾阳高铁站,“噼啪”作响的一挂挂鞭炮迎接“宾阳炮龙节”的到来……

  朋友圈在传:大陆村的稻田艺术又“上新”了。《大圣归来》《仙女飞天》《龙腾云跃》《八仙过海》《功夫熊猫》……一年一个甚至多个新巨作,带来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叫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田间研学:汗滴禾下土,方知五谷香。李辉 摄

田间研学:汗滴禾下土,方知五谷香。李辉 摄

  宾阳县古辣镇马界村委大陆村党支部书记韦明介绍,该村今年新创作的稻田艺术画《幸福宾阳》,由红、紫、黄、白和本地的常规绿叶稻五种水稻组成,自今年3月下旬播种,5月成画,7月底收割。该幅巨作使用稻田160亩,充分利用宾阳炮龙文化,依托高速行驶的动车图案,展示农民幸福生活和乡村建设快速发展。

  大陆村“外来媳妇”蔡莹告诉记者,2011年以前,该村是一个不通水泥路的偏僻自然村,赶圩只能坐摩托车或三轮车。“都不好意思请娘家人过来,那时这里的确太穷了!”2015年,大陆村推旧变新,实施新农村改造。2016年,开始创作巨幅稻田艺术画《美猴王》,结果一炮打响,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许多华人华侨都知道了“大陆村的稻田艺术”。当年春节,从初一到初七仅一周时间,大陆村各景点就创收47万元。从此,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都有小车,并建起了一座座小别墅。

  蔡莹在大陆村稻田艺术景区负责售票,丈夫也在村里工作,两人加起来一年收入5-6万元,“比往年打工要好,关键是还能照顾两个小孩”。

  大陆村党支部书记韦明介绍,该村2021年集体收入超300万元,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用五彩稻打造的“非常粥道”品牌稻谷供不应求。截至目前,大陆村已打造20家民宿2家农家乐,为当地增加了100多个稳定就业岗位。而该村倾力打造的“布谷语”研学基地,不仅新增就业人口80人,还使壮乡的“稻作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

  宾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助理方永颖表示,该县正在和广西农村投资集团合作打造《宾阳农谷》项目,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高端产业园,准备5年内投资130多亿元,力促宾阳在全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中,广西首家《水稻公园》项目明年也将初见雏形。

  3D艺术稻田:巨龙腾飞,劲舞宾阳。李辉 摄

  上林县旅游资源丰富。该县文广体旅局副局长樊青表示,要充分借助水资源优势,深挖水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其中,“水上桂林”大龙湖景区打造“公司+村集体+村民”模式,吸收周边村民到景区务工,每年固定为村集体创收21万多元。“五化”灌区总干渠通过该县西燕、大丰、明亮、巷贤四镇,支渠经过塘红、三里、澄泰、白圩四乡镇,可以利用灌区周边形成的湿地生态优势规划“旅游生态示范区”,引导村民就近务工,带动附近村屯农产品销售。依托大龙湖干渠水资源形成的木棉水库、云里湖、六卡水库周边生态景观良好,正重点打造云里湖景区、康养小镇等文旅康养项目。

  “灌区,作为粮食生产的中流砥柱,一头连着国家粮仓,一头连着百姓生计。”南宁市水利局农村水利水电科科长陈一行介绍,南宁市努力补齐灌排设施短板,推动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协同建设,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目前,南宁市正在规划建设从红水河引水的“邕北灌区”“屏山水库灌区”“伶俐水库灌区”等大型水利设施,总设计灌溉面积247万亩。它们将和“五化”灌区一道,进一步提升灌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终造福当地百姓。(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