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头条
字号:
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桂剧改编白先勇作品 以戏为“桥”沟通两岸
发表时间:2022-03-02 11:28:45来源:中国新闻网

摘要提示:“我从北京广西大厦带了桂林米粉去见白先勇先生。他吃了米粉,说这就是自己最喜欢的家乡味道。我告诉他有意将《花桥荣记》以桂剧的形式搬上舞台。米粉勾起他的乡情,最终他决定无偿将这部作品的版权给我们。”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近日在南宁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两会人物)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桂剧改编白先勇作品 以戏为“桥”沟通两岸

  中新社南宁3月1日电 题: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桂剧改编白先勇作品 以戏为“桥”沟通两岸

  作者 黄令妍

  “我从北京广西大厦带了桂林米粉去见白先勇先生。他吃了米粉,说这就是自己最喜欢的家乡味道。我告诉他有意将《花桥荣记》以桂剧的形式搬上舞台。米粉勾起他的乡情,最终他决定无偿将这部作品的版权给我们。”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近日在南宁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近日在广西南宁市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

  回忆在北京与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见面的情形,龙倩仍记忆犹新。10年前,时任广西桂剧团团长的龙倩与白先勇在北京签订协议,祖籍广西桂林的白先勇同意将他收录于《台北人》中的短篇小说《花桥荣记》,改编为其家乡戏桂剧。

  桂剧《花桥荣记》讲述桂林百年米粉老店“花桥荣记”在台北开张,一碗桂林米粉凝聚着在台北的广西人浓郁的乡愁。剧中人前半生的故事遗留在大陆,后半生期盼团圆的念想留在台湾,展现历史变迁中背井离乡的平凡人物之悲欢离合。

  龙倩介绍,桂剧《花桥荣记》的编排获白先勇主持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启发,利用现代剧场概念,采用沉浸式表现形式,被打造为广西第一部小剧场戏曲,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经过多年准备,该剧2019年底在广西南宁成功首演,之后连续演出多场,深受戏迷喜爱。

  最动人的乡情总与食物相关。龙倩说,桂剧版《花桥荣记》中对的桂林米粉的描述,还原了白先勇先生对重返故土的期待和寄托。

  龙倩表示,桂剧版《花桥荣记》演出后,白先勇先生还没有到现场看过这部戏。“我们希望与先生进一步沟通,对剧目作出修改精进。待疫情结束后,我们希望携这部戏前往台湾交流演出,以戏为‘桥’,加深两岸民众相互了解。”

  她称,今年演出单位已积极与国台办等部门联系,争取将《花桥荣记》作为赴台交流的专门剧目,展现和传承地方传统戏剧文化,传递两岸情谊。

  “地方剧局限性大。”作为一名戏剧人,龙倩这些年来见证了地方戏剧的兴衰荣辱。相比京剧得到保护和发展,中国很多地方戏种的传承面临着凋敝局面。广西有29个剧种,千余个剧团,但大量剧种留守基层,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声音渐弱。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右)近日在广西南宁市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

  在谈到为何以地方戏剧改编白先勇的作品时,龙倩表示,只有赋予传统戏剧新的时代气息、新的活力,才能赢得观众。同时,“走出去”交流融合是破局之道。这也是她希望携桂剧版《花桥荣记》赴台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推动《花桥荣记》“走出去”外,龙倩表示,广西还长期以“刘三姐”为品牌推动地方剧走进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彩调剧《刘三姐》蜚声海内外,在于它根植广西的民族文化和山山水水,契合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她表示,中国地方戏剧里的绝技绝活,亦很受海外欢迎。其所在的广西戏剧院,创作不少以肢体语言为主的剧目开展海外交流。“2017年在西班牙举行的第35届国际剧协世界代表大会,桂剧经典《打棍出箱》‘箱内换衣’‘后空翻入箱’等绝活震撼在场所有人,让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世界力量。”(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