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科教文体
字号:
南宁师大附校“善行引领” 精心打造“善匠”课程
发表时间:2023-07-20 11:31:51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南宁师大附校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善文化”无处不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旗和校歌均涵“善”义,校内楼栋皆赋“善”名,围墙也彩绘有“百善图”。

  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20日电  近年来,南宁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南宁师大附校)立足于新时代教育思想,并结合学校的特色与实际,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勇于开拓进取,通过“善行引领”和理念、实践、路径等方面的创新,精心打造“善匠”校本课程(善行、善思、善学、善美、善能),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做操。颜浩 摄

  南宁师大附校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善文化”无处不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旗和校歌均涵“善”义,校内楼栋皆赋“善”名,围墙也彩绘有“百善图”。门厅小书吧有同学们最喜欢的书籍,课间席地而坐,就可随手翻阅。每层楼的楼道走廊,都有催人奋进的读书名言,赏心悦目的书画作品等,体现了鲜明的主题;校园里,过道上,楼梯间,师生间行鞠躬礼、招手礼,善言悦耳,善行可见。

学校的善文化墙。韦桂秋 摄

  南宁师大附校校长苏凤鸾表示,“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个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理的沃土。”充满生机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善”文化的浓厚氛围,全体师生积极倡导存善心、行善举、做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里落地生根。

学校的楼道文化。韦桂秋 摄

  德育方面,立德树人——打造善行课程。养成教育,善行育人。附校以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通过每周升旗仪式、班队会课,开笔礼、招手礼、鞠躬礼等德育特色课程,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修炼良好的品行。并将养成教育与“红领巾奖章”激励体系相结合。“学、做、评、展“一体化,力争做到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培养雅言善行的新时代好少年。

师生互行招手礼。颜浩 摄

  国学方面,经典诵读——打造善思课程。养诗书之气,修文明之身。附校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建设书香校园的一项工程。学校在开学初为全校师生精选经典诵读诗文篇目;每周一晨会全校师生齐诵经典;每周红领巾广播站“小小朗读者”示范领读;经典诵读班级初赛,年级决赛,全校展示。附校学子怀真抱素,在中华经典的浸润下,成长为知书达礼,有根有梦的少年君子。

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颜浩 摄

  研学方面,跨界共生——打造善学课程。附校在跨学科学习的研究之路上深耕细作。该课程既有让学生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落地的重大实践意义,又有跨界教育实践体系的前沿理论研究价值。如,与广西药用植物园结对共建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品牌创建;邀请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有关专家到校上生命健康课;邀请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到校开展现代科技等活动;还通过“博士讲堂”“家长讲堂”等形式,让学生跨学科学习的体验增值,促进师生“跨界力”的发展,学校也形成了一种新的育人方式。

学校与广西药用植物园签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颜浩 摄

  艺术方面,国粹传承——打造善美课程。学校与广西戏剧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国粹传承京剧课程,通过欣赏京剧节目、学习京剧舞蹈、练习基本功、观赏经典选段、排演剧目等特色课程内容,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国粹京剧的魅力,了解京剧知识和台前幕后故事,激发学生对于国粹京剧的兴趣和喜爱,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开设艺术社团,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传承古筝、书法、剪纸、扎染等国粹,尊重传统,弘扬非遗,提高审美情趣。

广西戏剧院深入校园为学生表演京剧。韦桂秋 摄

  劳动方面,耕读传家——打造善能课程。南宁师大附校新建1300 平方米的“耕读传家”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设置“菁菁百卉园”“东篱菜珍园”“秋实瓜果园”“神农本草园”“未来创新园”“国风爱莲阁”六大主题园。形成“农耕文化展示、语文写作观察,数学实地测量、科学种植实验,美术户外写生、雨水回收利用”为一体的综合育人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