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巴马:抓定制育英才 构建“引育用扶”乡村发展人才振兴机制
发表时间:2023-06-01 15:09:51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2022年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创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为契机,依托东西部协作政策优势,用好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广西大学巴马产教融合研究院等平台。

  中新网广西新闻6月1日电(罗恩才)2022年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创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为契机,依托东西部协作政策优势,用好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广西大学巴马产教融合研究院等平台,推行定制培养、人才引进、协作培训等人才联动机制,引进、培育、使用和扶持生猪(含巴马香猪)、油茶、供湾区果蔬三大主导产业定制型高端人才,探索构建“引育用扶”乡村发展人才振兴长效机制。

  创新方式“引”,推动“产业+人才”双链融合。依托特色长寿生态资源和农业发展优势,吸引区内外专家学者集聚巴马进行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生物医学模型创制等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协作等。一是构建以理事会为特征的现代院所管理制度,设立学术委员会、产业发展委员会等咨询机构。二是建立“特派团专家+巴马科技人员+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结对模式,依托36个结对专家试点区域30个行政村依托本地特色优势资源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为农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三是与深圳大鹏新区合作构建干部人才双向挂职交流工作机制,大鹏新区28个企事业单位与巴马34个村、3所学校、3家医院结对帮扶,进一步拓展干部人才“体验式”实践锻炼平台。

  厚植沃土“育”,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新动能。组织实施“离岸培育”人才引进工程、定制人才培育工程,与清华大学、广西大学等重点高校共建1个人才培养基地、3个人才实训基地、1个人才创业孵化基地。一是围绕巴马优势特色产业技术需求,设立定制人才专项科研项目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1+1”定制人才培育机制,即1个巴马特色项目承载1名定制型专业硕士研究生,构建校外导师—定制型研究生—校内导师的联合攻关团队,形成目标清晰、任务明确的“一对一”定制培养、精准研发的新模式,每年定制培育50名专业人才。二是建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政治引领力。先后组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直播、“书记上党课”、壮瑶双语党课、“田园党课”等活动,为村(社区)“两委”干部、党员骨干开展干部夜校培训,培养和发展党员608人。三是引导鼓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三农”人才返乡创业,开展“精英教育”课程3批次,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或企业负责人,引领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鲜明导向“用”,广搭人才成长平台。围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和主导产业发展,出台专项人才规定,搭建人才回归、成长大平台。一是优先提拔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树立在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基地等实践一线提拔使用干部的鲜明导向。二是实施本籍人才“回归工程”,建立人才回引数据库,成立青年人才组织党支部1个,定期组织召开巴马籍返乡人员座谈会,对有强烈意愿回乡创业人才,直接由县委组织部或乡镇党委联络并安排专人跟踪培养,并为返乡创业产业工人提供担保贷款,引导在外创业巴马籍返乡人员148人。三是充分理由利用粤桂劳务协作、深圳市大鹏新区对口帮扶巴马等机遇,积极对接东部地区企业用工需求,为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常态化开展“点对点”免费输送活动,创新性成立“深圳驻巴马劳务工作站”和“巴马驻深圳劳务工作服务站”,切实保障外出务工群体合法权益,提高劳务输出质量效益。

  关爱激励“扶”,政策保障激发人才活力。深化乡村人才制度改革创新,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落实引进优秀人才奖励办法,营造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一是建立自治县吸引和激励优秀教师人才暂行办法等激励机制,对引进的人才,在享受现有报酬基础上,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等每月增加1000元至6000元不等生活补贴,硕士、博士在巴马县购房给予购房补贴5至10万元。二是利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项目评级结果,发放国家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就业创业奖补政策等,采取“以奖代补”“先种养后补贴”的方式激发本地乡村能人内生动力。三是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协调解决联系对象提出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帮助解决课题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