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广西那坡:善治有道铸就平安边城
发表时间:2023-09-26 16:08:00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近年来,那坡县立足边境民族地区实际,大力实施“善治安边”工程,积极探索具有边境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走出了具有那坡边关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26日电 题:广西那坡:善治有道铸就平安边城

  作者 凌箐璐

  近年来,那坡县立足边境民族地区实际,大力实施“善治安边”工程,积极探索具有边境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走出了具有那坡边关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党建引领筑牢善治根基

  在那坡县平孟口岸边境贸易产业园,经过三年疫情,如今这里重现一片繁荣忙碌的光景:一栋栋新建的标准厂房格外引人注目,货物运输车辆络绎不绝,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序忙碌着。

  “通过充分发挥平孟口岸联合大党委多边联席协调作用,我们大力推动边贸落地加工企业生产加工,有效带动边贸经济发展。”平孟边境贸易企业联合支部书记凌军说。

  据了解,平孟镇依托口岸区位优势,整合联检、军警、东贸公司及抵边村等18个驻边单位党组织,组建了非建制性“中国共产党那坡县平孟边境口岸联合委员会”,开展边境贸易、边境维稳、扫黑除恶、文娱交流等联合稳边行动,不断将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全力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同时,把党建引领“村企联建”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创新“一村一企联建发展、一村一个边贸互助合作社、一屯一边贸互助组”模式,打造平孟镇集体经济示范区,44个村集体通过资产联营方式参与边贸产业园发展,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4 万元以上。

  “我们坚持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的治理模式,推动党的领导延伸至边境社会治理各领域、各环节。”那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黄绍疆介绍。

  在边境乡村治理创建工作中,那坡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以“边关党旗红”为载体,建强市域社会治理“桥头堡”,建立以“一委(部)两会三中心”为主体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积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协同发力,构建了“党委领导、村委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治理新格局。

  网格化管理促进社会共治

  坡荷乡弄耀村弄耀屯的抽水井和排污口相距不到50米,村头的泉水池近三年来长期浑浊,生活污水处理是弄耀屯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

  村两委干部、网格员通过入户做思想工作,动员群众投工投劳,不到一个月时间有效解决了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弄耀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谋介绍,弄耀村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摸索出“网格+村民理事会”的模式,通过群众大会等程序发动群众说事、议事、主事,有效激活基层自治的“神经末梢”。

  在那坡县边境农村,群众参与的,不仅是乡村治理,还有边境防控。

  9月18日,那坡县百都乡坡金村党支部书记陆永红带领由村“两委”干部及村民志愿者组成的护边巡逻队,跟随百都边境派出所民辅警高举党旗,在辖区边境一线开展巡逻踏查,在边境线上编织起警民同心、强边固防的法治网。

  “护边就是护着家,守护好边境是我们每一位边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陆永红说。在百都乡,“守土有责”是边民代代相传的共识。

  近年来,百都乡立足地处国边、省边、县边“三边”的特殊区位实情,认真落实“十户联防”网格化管理机制,推动“村民自治、群防群治”。同时,探索实行组织联建、产业联推、队伍联管、边关联防、治安联守、教育联抓“六联”机制,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边境治理体系,增强警民联合管边能力,共同维护边境乡村和谐稳定。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2023年1—8月,依靠群防群治力量,群众向警方提供信息12条,警方据此破案5起,查获一批走私货物,案值45万元,打掉3个偷渡团伙。

  法治力量赋能平安建设

  “人民警察为人民,感谢警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困扰了我两年多的烦心事解决了。”7月5日,那坡县城厢镇群众冯某将一面写着“公正执法、热心为民”的锦旗送到那坡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对民警依法、耐心为其化解与陆某长达两年的家庭纠纷表示感谢。

  矛盾纠纷无大小,千方百计解决好。近年来,那坡县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和三级网格全覆盖,增强矛盾纠纷化解力。2023年1—8月,县、乡、村三级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211件,调结211件,调处成功率达到100%。

  同时,该县积极探索边境消费维权机制,在边境乡镇设立“放心消费多元化解”调解室,建立完善“政府—监管部门—政法单位”三维责任体系,打造“放心消费百里边关长廊”。今年以来,累计向消费者提供消费维权答复咨询28次,受理投诉举报153件,查处立案21件,调解成功率达96.8%,回访满意率达98.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56万元。

  德治教化厚植善治底蕴

  “爱国护边,不从事危害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活动;遵纪守法,不参与走私、护私等跨境违法犯罪行为……”在百省乡龙岗家园水弄一区,村口路边墙上镌刻的一篇用中越苗语译制的《那布村村民公约》很是醒目,这是那坡县结合边境民族特色制定“村民公约”、推进村民守法护边工作的举措之一。

  “我们村与越南接壤,边境管控压力较大。现在将强边固防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中来 ,严格规定群众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很通俗易懂,大家都严格遵守,共同参与到维护边境和谐稳定的工作中来。”陶文生说。

  效仿那布村的做法,目前全县抵边村已将“参加守边护边、不准私自偷越或协助他人偷越国境”等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这一项工作,为强边固防发挥了极大作用。

  “‘三治’融合,‘德治’先行。我们坚持以规立德,注重挖掘用好本地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激发群众自治力量,推动爱国、爱党、团结、感恩精神落地,进一步提升市域‘善治’水平,让市域社会治理建立在更高的道德水准上。”那坡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黄绍疆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