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健康生活
字号:
7旬老人13年后再换“心门” 双瓣置换术助其重获新生
发表时间:2023-11-27 13:40:50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咚、咚、咚……”,人的心脏就像一个“血泵”,泵血需要通过“阀门”来调节,心脏瓣膜就是这个“阀门”,每次心跳,瓣膜一开一合,将含氧血液送至全身。如果这道“门”出现了问题,打不开或者关闭不全,不能保证血液单向流动,则会造成心脏扩大、心率失常、心衰、心功能下降等情况。近日,一名曾做过心脏瓣膜置换的老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帮助下完成了俄罗斯套娃般的经导管“瓣中瓣”双瓣置换术,顺利摆脱疾病困扰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27日电(张波 吴东峰 李春杏)“咚、咚、咚……”,人的心脏就像一个“血泵”,泵血需要通过“阀门”来调节,心脏瓣膜就是这个“阀门”,每次心跳,瓣膜一开一合,将含氧血液送至全身。如果这道“门”出现了问题,打不开或者关闭不全,不能保证血液单向流动,则会造成心脏扩大、心率失常、心衰、心功能下降等情况。近日,一名曾做过心脏瓣膜置换的老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帮助下完成了俄罗斯套娃般的经导管“瓣中瓣”双瓣置换术,顺利摆脱疾病困扰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二次开胸手术风险高

  患者韦奶奶(化名)今年77岁,患有气喘长达13年。1个月多月前,韦奶奶因活动时气喘症状加重,入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干部病区·老年心血管内科。

  据了解,韦奶奶13年前曾在该院做过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此次入院后,医生为韦奶奶做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韦奶奶的生物二尖瓣关闭不全并出现狭窄,生物主动脉瓣同时也出现狭窄,考虑为生物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毁损。心血管内科干部病区·老年心血管内科团队认为,韦奶奶已有77岁高龄,为其进行二次开胸实施双瓣置换手术的风险极高。

  联合会诊制定手术方案

  血管内科干部病区·老年心血管内科主任邓金龙、副主任吴东峰带领科室团队就韦奶奶的病情多次召开讨论会,并组织超声科、心胸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对患者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估。

  经过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详细评估,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征得韦奶奶及家属的同意后,团队最终决定选择实施经导管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联合“瓣中瓣”置换术。

  据介绍,人工生物瓣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以往一旦衰败毁损,只能通过再次开胸和体外循环的方式重新切除和置换,而为高危高龄患者实施传统的二度开胸心脏瓣膜手术,对于术者而言是巨大的挑战。而“瓣中瓣”技术则是通过介入手段,犹如俄罗斯套娃一般,在损毁瓣膜的内部植入新瓣膜,避免了二次开胸,以微小的创伤颠覆性地解决该问题。

  微创介入手术精准植入

  在超声科、麻醉科、心胸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的大力支持以及北京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的指导下,邓金龙团队经过2个小时的微创介入操作,顺利将新的生物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植入适合位置,且瓣膜开合正常,压差均在理想范围内,无瓣中及瓣周返流,双侧冠脉显影的结果较为理想。此外,术中韦奶奶的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传导阻滞和流出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几乎无出血。

  当天下午,韦奶奶苏醒后便拔出了气管插管,术后第2天就返回普通病房,术后第3天便能下床活动,身体恢复迅速,目前已顺利出院。

  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该例手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广西首次应用球扩瓣进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瓣中瓣”置换手术,不仅填补区内空白,也标志着该院在瓣膜性心脏病介入诊治方面迈上新台阶,为广大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选择。(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