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新型职业农民许仲强:善与农机打交道
发表时间:2023-12-25 11:23:58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他,就是2023年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许仲强,多年被评为自治区和梧州市“种粮大户”,多次获得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一位实干型的中国新型职业农民。

  中新网广西新闻12月25日电(李智聪)近日,虽然是隆冬时节,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的育秧大棚内,却是暖意融融。有一位黝黑的中年男子正在带领工人们整理并加固秧苗床,叮当声响彻大棚,未雨绸缪,为明年开春规模育秧作准备工作。

  他,就是2023年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许仲强,多年被评为自治区和梧州市“种粮大户”,多次获得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一位实干型的中国新型职业农民。

许仲强(图中)在育秧大棚里工作。李智聪 供图

  牵头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

  2009年春暖花开时节,一直在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耕田种地且善于用农机操作的许仲强,带领9位农民成立了苍梧县沙头镇阳光农机专业合作社。十多年来,合作社蓬勃发展。成员由当时的9人发展至今已有社员50多户,拥有优质稻谷种植基地超1000亩。

  许仲强注重发挥合作社自身农机服务优势,采取“农机+服务”的模式,结合苍梧县当地种植业实际,推行农业生产托管,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力求通过“多环节”“一站式”满足农户的农业生产需求,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合作社开展规范化建设,团队分工明确,设立机耕、机插、育秧、植保、机收、稻谷烘干和机械维修团队开展工作。如今,合作社拥有水稻育、耕、种、管、收全产业链50多台(套)农机具及马铃薯收获机械,建有农机具机库棚3500多平方米。

  沙头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一直以来,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在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农机,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3.55%。他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策略,坚持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了“水稻全程一体化”和水果基地,带动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要做就做真正为民服务的合作社!”许仲强常常这样说。的确,他的合作社可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大豆、玉米、马铃薯起垄、播种、植保、收获等生产社会化服务。仅是2022年合作社经营收入约650万元,利润总额约80万元。年农机作业面积3000多亩,服务农户1800多户,服务区域覆盖苍梧县,并辐射至周边县市。

许仲强在收稻谷。李智聪 供图

  致力推进社会化服务

  许仲强是一位硬汉子,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不断完善、升级适宜使用的农业生产机械化装备,致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

  他一直在谋求壮大合作社规模。有一次,他带领合作社社员代表到沙头镇大寨村,经过多次洽谈,把100多亩耕地流转进行规模经营,发展蔬菜种植,精打细算,把耕种成本降到最低,扣除租地、生产成本后,一年纯收入10万余元。他带领社员在沙头镇建立占地3800多平方米的综合性砂糖橘专业收购点,建成水果专业分拣线3条、塑料篮生产线2条,配建冷库和质检室,合作社年经营收入90多万元……

  随着合作社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许仲强感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后来,他被苍梧县政府认定为生产经营型初级新型职业农民,被选送到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大学参加培训。他通过培训,不断提升能力,开阔眼界。他发现,近年来,随着种粮相对效益的降低,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许多土地被搁置无人耕种甚至出现弃地撂耕现象。他从中看到了机会,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和决心,把种粮赚到的钱投入到土地流转中,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规模,实现了良性循环。在农业部门的协助下,他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策略,建设“水稻全程机械化”优质谷基地、种植荔枝近500亩,直接带动苍梧县沙头、石桥镇86户农民,每户增加纯收入8900元。

  付出了辛劳,党和政府是不会忘记的。他的合作社获得多项殊荣:广西区明星农机专业合作社、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梧州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许仲强在种植马铃薯。李智聪 供图

  提供植保累计作业面积超九万亩

  许仲强主动与农业部门对接,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种粮大户开展植保服务,从最开始单一的水稻治虫扩大到病虫综合防治、“一喷三防””,服务面积从几百亩,扩大到几千亩。随着服务机械、服务人员的增加,服务范围、面积的扩大,他乘势而上,又建起了植保专业防治队伍,成功实现了由种粮大户到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并重的转型发展。2018年以来,仅提供植保社会服务累计作业面积达9万多亩。

  近年来,他在苍梧县沙头镇新村村、思艾村租用水田建设优质水稻、推广秸秆还田和“稻-稻-绿肥(马铃薯)”生态农业技术基地350亩,种植优质良种,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粮食每造单产790公斤以上,年亩产(早晚两造)达1580公斤,年总产量553吨,取得了“吨半稻”的示范效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