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桂林市临桂区:“三长联动”山水林田湖草同保护
发表时间:2023-12-25 12:05:26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三长制”政治责任,统筹推进“三长制”生态保护联动机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要求,为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乡村夯实基础,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赋能、助力。

  中新网广西新闻12月25日电(彭胜发)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三长制”政治责任,统筹推进“三长制”生态保护联动机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要求,为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乡村夯实基础,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赋能、助力。

  河长制:为有源头活水来

  临桂区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构建“两级党政领导、三级河长管理”组织架构,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印发《桂林市临桂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设置三级河长、聘请社会监督员、招募民间河长,探索建立“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以及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机制,推行河长制以来,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22起,罚款71.7万元(人民币,下同)。

  (无人机照片)河长制让临桂区南边山镇的大江水库清澈美丽。 赵积亮 摄

  临桂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放在一起统筹考虑,编制《临桂区水网建设规划》《桃花江片区防洪排涝规划》《万福片区防洪排涝规划》等,全面整治河湖“四乱”现象。组织11个乡镇对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逐河、逐项进行排查、清理,并建立问题整治台账,实行挂账销号。以“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河湖“四乱”问题的巡查全覆盖,整体推进治水、治岸、治山、治污任务,完成河湖“四乱”问题清理整治145个,清淤疏浚河道长度22.9公里,清淤工程量48.4万m³,治理黑臭水体2条。

  创新工作,建立“河长+检察长”机制。区河长办、区人民检察院签订《关于建立“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意见》,双方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重大案件协商、联动执法、行政调查案件通报等12个方面加强协作。全面推行“河长+警长”制,采取“一对一”方式,建立区、乡两级河道警长,协助对应的河长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河长+校长”协作机制,签收学校常态化开展普及江河湖库管理保护及爱水惜水节水知识,强化学生的护河和涉水安全意识。

  林长制:交出生态保护绿色答卷

  2021年6月,临桂区构建了区、乡(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和保障有力、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各级林长负责各自责任区域林业资源保护发展任务,下级林长对上级林长负责,上级林长对下级林长实行指导、监督和考核。构建以党政同责的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临桂区四塘镇田心村白鹭群欢飞翔。 翁明武 摄

  临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建立了“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制度,按照一名村级林长、一名森林警长负责若干护林员管护的“1+1+N”网格,构建覆盖全域、边界清晰的“一林一护”“一乡一警”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实现了林长制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新格局。

  临桂以林长制为抓手,秉承“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理念,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投入各类资金9000多万元,对会仙喀斯特湿地开展了退塘还湿、有害生物清理、古运河修复、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程,累计退塘还湿面积155公顷,植被恢复面积约50公顷,水葫芦清理面积约100公顷,河道清淤约14.15万立方米。湿地公园鸟类从166种到增加到173种,植物从328种增加到340种。同时建立湿地保护专家咨询机制,邀请国内20多名湿地保护知名教授、专家为编制临桂区湿地保护规划、科学修复与合理利用、湿地有关建设项目论证等提供了专业的指导服务。今年2月,在杭州举办的世界湿地日宣传大会上,会仙喀斯特湿地成功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内,成为全国82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今年,临桂区将回收国有林场被侵占林地综合整治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成立工作专班,灵活采取“白+黑”方式,入户宣传有关林地保护法律法规,通过“调处确权、林地租赁、公益林管理”等多种方式回收被侵占林地,逐步修复缺损的“绿肺”。目前,已完成被侵占林地2167亩,完成率92.5%;完成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69261.6亩,发证面积97%。

  田长制:让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

  近年来,临桂树立“一盘棋”思想,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构建河长林长田长领治、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保护体系,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牢记“国之大者”,让各级田长成为联结农民和土地的重要纽带。完成田长制组织构建,各乡镇全部成立了田长办。全区设立二、三、四级田长和副田长302名,网格员479名,已全部完成巡田软件注册,不断提升巡田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常态化。建立了“区、乡镇、行政村田长+网格员”的耕地保护工作体系和“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监管机制。先后制定《桂林市临桂区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建立“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工作意见》等系列工作制度,确保田长制工作落地见效。

  有序开展田长制公示牌设立全覆盖,加大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宣传力度。镇、村级田长以耕地保护日常巡查、问题处置为重点,网格员、信息员队伍,加强政策宣传,及时发现并劝阻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违法违规利用行为;加强对农民建房、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报批的指导服务。广泛采取公众号、宣传车、横幅、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的耕地保护“田长制”宣传,增强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加强示范引导,探索“水稻+N”“旱粮+N”综合种养模式,创新耕地种植经营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农田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耕地撂荒监测管控,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从源头上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共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的就地恢复1504.3亩,完成率94.6%;完成2023年永久基本农田新增流出的就地复耕990.4亩;完成963亩耕地保护目标内永久基本农田外一般耕地的恢复整改,完成率77.72%。(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