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财经资讯
字号:
小蜜蜂“酿”出大产业 广西民众脱贫致富路上“好蜂景”
发表时间:2023-10-17 06:44:24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蜂产品独特的保健功效,被不断挖掘放大,蜂产业也迎来爆发式裂变增长的“黄金期”。广西地处亚热带,一年四季瓜果不断,为养殖蜜蜂提供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养蜂不占用土地,不与粮棉争农田、不与禽畜争饲料,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被誉为“空中农业”。

  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17日电(记者 林艳华)“村里的中华蜜蜂养殖产业项目有收益了,我们脱贫户也跟着受益,真是太好了!”近日,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戈从村上阶屯脱贫民众罗朝贵喜形于色,他收到了戈从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发给的养殖分红。

  据介绍,七百弄乡积极引导戈从村充分利用本村蜜源植物丰富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利用村集体经济资金,引进中华蜜蜂养殖产业项目。9月下旬,养殖两个多月的中华蜂有了收获,有效带动村集体增收致富,充实了群众的腰包。该乡以戈从村中华蜜蜂养殖产业项目为示范,以点带面,推动蜂蜜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酿造增收致富“蜜”。

图为蜜蜂授粉示范区。

图为蜜蜂授粉示范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蜂产品独特的保健功效,被不断挖掘放大,蜂产业也迎来爆发式裂变增长的“黄金期”。广西地处亚热带,一年四季瓜果不断,为养殖蜜蜂提供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养蜂不占用土地,不与粮棉争农田、不与禽畜争饲料,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被誉为“空中农业”。

  长期以来,广西积极发展养蜂业,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广西养蜂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逐年增加,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据有关部门统计,2022年广西全区有蜜蜂109万群,年产蜂蜜约2.98万吨,居全国第5位。在蜂群繁育、蜂群管理、蜂病防治等技术方面,与国内其它省区基本同步。在“定地+小转地”饲养方面,广西蜂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蜂王浆生产方面,广西受气候和生产习惯及蜜粉源植物种类的影响,蜂王浆总产少,单产不高,蜂王浆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加工方面,广西区内目前专门从事蜂产品加工的企业主要有4家,年加工蜂蜜设计能力总计为11.6万吨。这些企业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企业与基地、蜂农互相制约、互惠互利,形成较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9900多户(饲养蜜蜂约12万群)。近几年来,前述企业年均加工蜂蜜1万多吨,年均出口蜂蜜3千多吨,年均经营收入1.5—2.5亿元人民币。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植物种类繁多。据记载,广西境内野生及常见栽培的维管植物309科、2011属、9168种。植物种类仅次于云南、四川,居全国第三位,丰富的植物资源使广西具有丰富的蜜粉源植物资源,为广西养蜂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基础。

  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广西养蜂业已经利用的蜜粉源植物有120科440属700多种,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加上适宜的气候,全年均可进行养蜂生产,春夏秋冬四季都有蜂蜜出产,广西出产的这些蜂蜜主要产自水果蜜源和野生蜜源,色香味俱佳,且以特色蜜种、优质蜜种为主,广受市场欢迎,商品价值较高。

  据估算,广西现有植物资源的载蜂量超150万群,与现有109万群相比,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图为成熟蜜生产示范蜂场。

图为成熟蜜生产示范蜂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畜牧与饲料处处长罗军表示,养蜂,不争粮,不占地,无污染,不仅不与人类争夺资源,相反是利用“不用即废”的“花蜜、花粉”资源,既可给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蜂蜜和蜂花粉,同时还能完成植物的传花授粉,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质量,维持生态平衡。

  与此同时,蜜蜂是最理想的授粉昆虫,发展养蜂业可以助推广西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增产丰收。(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