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百色田阳区“四驾马车”拉动庭院经济发展迈向新高度
发表时间:2023-05-06 09:56:30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近年来,百色市田阳区坚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户为主体,因地制宜推动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益。其主要做法是采取“四驾马车”拉动农民增收迈向新高度,为发展庭院经济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新网广西新闻5月6日电(黄国顺 梁北森)近年来,百色市田阳区坚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户为主体,因地制宜推动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益。其主要做法是采取“四驾马车”拉动农民增收迈向新高度,为发展庭院经济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驾马车——养殖业:大石山区“犇”出一条养牛致富路

  该区南部大石山区为喀斯特溶岩地貌,九分山一分地,土地贫瘠,人多地少,产业基础薄弱。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该区结合当地群众传统养牛习惯,于2020年10月引进广西左式宏达农业有限公司,在坡洪镇郎含村建设肉牛养殖示范基地,采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领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大石山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一是引进龙头企业,发挥肉牛养殖基地“示范效应”。二是创新合作模式,强化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三是结合庭院经济养殖模式,对搭建牛棚进行补助。截止2023年4月,共带动 123户群众领养1815 头牛,实现人均增收 2万元;带动9个脱贫村,每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收 13500 元以上。

  如今,养牛产业正在成为该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的有力抓手。在肉牛养殖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下,该区目前肉牛存栏总数已经达到15600头,建成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项目13个,预计2023年全年出栏肉牛将达到 8000头以上。在发展庭院经济思想的指导下,该区在发展肉牛养殖的同时,确保了村屯的整洁卫生。下一步,该区将充分摸底,科学布点,加大扶持,发展壮大肉牛养殖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肉牛养殖这条致富路走稳走好,助力乡村振兴。

  第二驾马车——农家乐:秀美田园小庭院,游人乐,农家乐

  该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秀美的山水田园。该区积极引导群众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和庭院,发展小餐饮、露营、盆栽种植等多种模式,并承接休闲游和研学体验,把庭院‘方寸地’建成‘致富园’。发动乡村能人、社会资本流转改造闲置农院,按照特色民宿的要素和标准开展院落改造,让家园变花园、民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形成一壶茶、一桌饭、一间客房的小院经济产业链。在那满镇新立村、洞靖镇活旺村百谷屯、田州镇隆平村等村屯建成了较出名的农家乐。

  其中,那满镇依托红色革命资源与绿色青山秀水相结合优势,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把庭院经济融入田园乡村休闲旅游,积极引导群众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和庭院,发展小餐饮、露营、微种植等多种模式,并承接休闲游和研学体验。目前,新立村初具规模、具有典型代表的庭院经济有10家,类型涵盖农家乐、微种养,小餐饮等产业,其中自治区四星级和三星级农家乐各1家,已经形成一定的聚集效应和示范作用。

  同时,通过发展庭院经济,改善了村庄门前屋后乱推乱放的情况,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农民群众在庭院经济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据统计,今年以来新立村接待游客达1万人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田州镇隆平村顺隆庄园以独特的院落设计,精彩绝伦的各类文化主题活动,舞狮、欢庆丰收节、元宵游园会、汉服游园会等特色活动,原汁原味的名俗表演,吸引数万游客旅游打卡,如今正成为抖音主播的网红打卡地和乡村旅游网红景点。农户在服务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目前,该区已有15家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农家乐,带动了200多人就业,每年营业额2000多万,同时带动了周边的农产品销售,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这些乡村旅游农家乐通过开拓创新、自主经营成为该区庭院经济微旅游典范,该区将通过奖补形式对他们给予鼓励,同时引导农户更规范的经营,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

  第三驾马车——手工艺品加工:村头阿嫂巧手忙,唠嗑挣钱两不误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如何提高留守妇女的收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妇女除了要护理家里的农作物,还要照看老人小孩,时间零散不固定,以前只能聚集在一起打牌聊天。对此,该区积极引导,结合当地生产习惯,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或利用当地资源编织工艺品、生活日用品,或来料加工手工艺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别麦秆编织保留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村里的留守妇女们以市场为导向,将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不断探索和丰富花篮种类、造型,除花篮,麦秆笔筒、茶叶收纳篮、福寿储物盒等别具一格的手工艺品应运而生。现在的三坡麦秆手工艺品不仅上得了展厅,成得了藏品,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纪念品,使留守妇女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那坡镇永常村、坡洪镇郎含村百务屯妇女群众利用农闲之余从事加工极薄纽扣、焊花、串珠、绕轮等手工制作、电子产品制作,增加额外收入,农户一天收益30-50元不等。头塘镇新山村搬迁点年老妇女利用空闲时间居家手工制作各种民俗工艺品,每个月加工总量5万套左右,带动30户农户就业,每月给该屯群众带来约2万元的收入。村屯手工艺品加工,圆满解决留守妇女工作时间不定的问题,群众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边聊天边干活,唠嗑之间把钱挣。

  政府部门通过奖补领头人,鼓励领头人将加工业务辐射更远的村屯,带动更多的闲散群众参与,从而带动更多群众增加收入。

  第四驾马车——农产品初加工:小作坊,虽“小”也“精悍”

  酸爽开胃的凤马酸菜、美味可口的巴别豆腐酿、甘甜醇香的坡洪古美古眉酱、以及甘醇的巴别玉米酒等当地的土特产、美食是该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产制作这些土特产,不仅可以消化当地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田州镇凤马村群众利用靠近城区的地理优势,在村屯里进行酸菜腌制,由于腌制出来的酸菜色泽黄爽、气味醇香、食之脆口,备受消费者青睐。百色城区的商贩也到当地采购,为群众探索出一条致富门路。甘醇的巴别玉米酒,比不上瓶装酒的高大尚,却是该区群众劳作后解乏解困的一碗“琼浆”。玉米酒酿造后的酒糟是很好的养猪饲料,猪吃后爱吃贪睡,出栏更快。

  小作坊星罗棋布坐落在该区各村屯,涉及各行各业,丰富了农村经济产业机构,解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业,丰富当地菜篮子,助力消化当地的农产品,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区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办理证照等方面对上述产业进行指导,下一步还将根据澳洲坚果初加工、木耳蘑菇初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使小作坊也成为一项大产业。

  目前,该区以养殖业、农家乐、手工艺品加工、农产品初加工四个产业作为该区庭院经济主要产业,已取得一定成效。新时期下的庭院经济种类繁多,只要依法依规,符合当下经济、政策发展为群众提高收入,改善居住环境的都值得推广发展。接下来,该区将进一步引导开发出更多适合本地的庭院经济模式,不断助推群众增收,促进乡村发展。(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