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南宁市马山县:民族团结共融 共筑幸福基石
发表时间:2024-02-19 11:09:32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该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聚焦办实事、传承民族文化、发展特色产业、发挥人大站作用等方面,筑牢共富之基,共促共融,形成相融、相通、相敬的民族团结氛围,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中新网广西新闻2月19日电(徐海明)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地处该县东部大石山区,辖区聚居着壮、汉、瑶等民族,是南宁市3个民族乡之一。该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聚焦办实事、传承民族文化、发展特色产业、发挥人大站作用等方面,筑牢共富之基,共促共融,形成相融、相通、相敬的民族团结氛围,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办好实事,造民族团结之“园”

  古寨瑶族乡以党支部为纽带,通过“双强双带”作用,培育多元化产业,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党员下沉网格、在职党员进社区“组团式”帮扶,开展为民便民服务,着力办好“一老一小”民生实事,架起内强动力、外树形象、服务群众的“立交桥”形象,搭建社区之“家”,实现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行动效能。

  古寨瑶族乡中心学校校长陆继云反映,古寨瑶乡目前的小学、初中校园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城镇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教学楼、宿舍十分紧张,2个学生挤1.2米床睡,10几个学生共1间小宿舍,愁坏了老师和家长。

  针对该问题,古寨瑶乡党委决定将乡中心小学迁建等七大民生板块列为2024年古寨瑶族乡成立40周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集中完善古寨社区卫生、医疗、体育、文化、教育、消防等公共服务设施,回应民族乡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深切期盼,体现党的民族政策在基层生动实践。古寨社区以项目服务群众,做好用地、用水、用电等保障,全力配合项目加快落成,创造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构筑中华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共有家园。

  文化润心,铸民族团结之“魂”

  “我们合作社成立20年来,从种菜养猪养羊开始,到种佛手瓜苗,大家一起生产劳动,交流祖辈的经验,不分民族亲疏,相互通婚也很常见。”马山县荣艳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荣艳说。

  各民族群众在共同生产劳动中,建立默契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打榔”,就是从这种生产关系衍生的民族文化。作为打榔第五代传承人的陆荣艳,她以传承之心守护民族文化,匠心打造《打榔》非遗节目参加各种文化演出,组织群众参与广西电视台录制《打榔》节目等。自治区非遗项目瑶族“剪刀歌”传承人、社区居民陆建情,将瑶族“剪刀歌”《敬酒歌》翻唱成壮族《敬酒歌》:“敬杯迎宾酒,吸咙批是湾……”歌词的共情能力瞬间引起人们的共鸣,2种民族文化交融的魅力被人津津乐道、乐于传唱。

  为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该乡辖区内的3所学校即乡中心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将板鞋、扳手腕、抛绣球、竹杆舞等民族体育文化列入课堂活动,通过文娱的具象化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产业筑基,强民族团结之“根”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古寨瑶族乡立足山区生态优势,通过盘活“方寸地”做大“小经济”培育“大产业”,初步形成金银花、佛手瓜苗、野山椒三大特色产业。据统计,2023年全乡金银花覆盖面积3.5万亩,年产鲜花230吨,总产值约1000万元;佛手瓜苗种植面积2000多亩,佛手瓜、瓜苗总产量1500吨,总产值700万元;新品种野山椒与玉米套种,种植面积600亩,年产野山椒1200吨,总产值600万元。目前,古寨社区涵盖三大产业多元化发展,辖区内拥有3家金银花加工点,3家佛手瓜苗种植专业合作社,6个野山椒收购点,日加工、收购量多达10000斤以上。产业发展助推民族团结,成为凝心聚力的强大动力。

  人大建站,架民族团结之“桥”

  古寨瑶族乡充分发挥人大站点建在产业源头、作用发挥在田间地头、活动成效彰显在群众心头的作用优势,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带头学技术、创产业、“传帮带”,为群众增收致富“搭桥铺路”;以“人大代表+贝侬”调解民族家庭纠纷,做好民族婚姻登记、新生人口落户等,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民族团结工作是一项长期重大工作,古寨瑶族乡将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效有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得“源头活水”浇灌民族“团结花”。(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