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河池市金城江区:“小网格”托起民生“大服务”
发表时间:2024-03-14 14:41:4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探索基层社会救助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坚持“精准保障、网格为民”的服务理念,整合资源,下放审批权,立足“小网格”、服务大民生,以网格化管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14日电(黄毅)近年来,河池市金城江区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救助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坚持“精准保障、网格为民”的服务理念,整合资源,下放审批权,立足“小网格”、服务大民生,以网格化管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新活力,奋力开创基层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新局面,让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各族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健全网格体系,构建困难群众“信息网”

  推动社会救助网格化管理服务有序规范运转,提升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响应力。

  横向搭建信息平台。近年来,河池市金城江区在依托自治区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对六类对象进行核查标识的基础上,主动与本级乡村振兴、医保、残联、司法等部门建立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机制,每月将新纳入防贫监测对象、医疗支出大、新办证残疾人等人员名单进行数据比对筛查,建立本地网格化动态监测数据库。

  纵向建立三级信息网格。积极搭建“民政督导、乡镇(街道)指导、村(社区)网格管理”的组织架构,组织开展金城江“百日精准抓信息”攻坚行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员(信息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了解等多种方式对辖区内突发困难群众和低收入人口情况开展信息摸排,进一步了解家庭成员构成、宣传救助事项政策、解决突发困难等事宜。同时,以“大数据+铁脚板”模式精准开展救助,低保人数稳中有升,至2023年底城乡低保覆盖率4.17%,在享对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3.22%。临时救助较上年同期增加475人次,同比增长118.45%,救助资金发放较上年同期增加98.88万元。

  规范化管理,延伸社会救助“服务网”

  以网格为单位对辖区突发困难群众和低收入群体开展专项核查核实,坚持早介入早预警早救助。

  成立核查小组,细化核查程序。在规范审批工作程序的基础上,细化复核审批环节,进一步完善入户调查制度和评议听证制度。做到“核查必入户、逢进必评议、要保必听证”,形成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群众监管模式,推动城乡低保、特困规范化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

  量化核查内容。把核查内容量化为“四看四查四访”,(即:看申请户房产、生活用品、消费水平、身体状况等情况;查申请对象家庭收入、隐性收入、就业状况、子女情况;访乡镇、村干部和周边群众、亲朋好友)。通过与乡镇(街道)建立数据一月一比对、一月一排查、一月一通报机制,实现常态化的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形成乡镇级、村级调查核实、第三方协助核查、平台系统核对“三合一”。

  落实分层分类救助和退出机制,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

  提高补助水平。每年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物价变动,适时调整补助标准,到2023年金城江区农村低保A、B、C三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270元、210元;城市低保A、B、C三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20元、420元、270元,进一步提高特殊困难人群的保障水平。

  资金多层叠加。借助第三方机构对低保对象进行入户核查,对收入型困难家庭,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节日慰问为辅助、社会公益慈善为补充的综合救助;对支出型困难家庭,通过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多渠道帮扶政策组合救助。近年来,金城江区每年投入资金20万元,为特困人员解决夏、冬衣裤和棉被等生活物资,真正把救助政策落到实处,实现“3+1>4”的叠加救助模式,有效发挥救助作用,提升救助质量。

  疏通退出关口。定期对城乡低保户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复查,每季度与户籍管理机关进行名单比对,及时办理增发、减发保障金和取消低保待遇程序,采取不同的补差和动态管理方式,实施救助渐退机制。同时,积极动员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和提供公益性岗位,激励和促进其劳动自救。目前,金城江区通过实施动态管理,共计713户1469人因家庭收入达标取消低保,1088人因家庭经济状况变化调整了保障标准。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河池市金城江区牢记殷切嘱咐,奋力谱写保障和改善民生新篇章。(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