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横州市南乡镇依托杨梅产业 助力走出“梅”好明天
发表时间:2024-04-30 10:47:13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近年来,横州市南乡镇人大借助独特的山水人文优势,依托杨梅产业,群策群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中新网广西新闻4月30日电(蒙玉春)走进漫山杨梅红的横州市南乡镇,一颗颗圆润饱满、色泽诱人的杨梅缀满枝头,一派丰收的良辰“梅”景映入眼帘。

  近年来,横州市南乡镇人大借助独特的山水人文优势,依托杨梅产业,群策群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以梅为媒 摸索共同富裕发展模式

  “快走,快走,听说高义村、竹莲村举办第四届南乡杨梅节,有山歌对唱、文艺表演、背篓抛绣球、跳竹竿舞,可以现场采摘杨梅,吃花式农家宴,吃各种特色小吃……”6万余名游客组团前来南乡共赴“梅”好之约,助农增收。

  《水乡踏歌采杨梅》《壮乡敬酒歌》……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集合舞蹈、唱歌、武术、农产品走秀等表演,享受一场视觉与听觉双重盛宴活动,还可以感受背篓抛绣球、跳竹竿舞、壮族山歌对唱、非遗文化大鼓等传统文化。在“杨梅果一条街”,除了主角杨梅外,更有红菇、金花茶、土鸡蛋、沃柑、澳洲坚果、茶籽油等体现20个村委(社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农产品,极大激发游客的购买热情。

  同时,南乡镇创新“杨梅+N”模式,推出“杨梅+大头菜”“杨梅+腊鱼”“杨梅+高贵酒”“杨梅+蜂蜜”“杨梅+春茶”“杨梅+三华李”“杨梅+土鸡”七个产品组合,让顾客免费品尝。在展销活动现场,人大代表正进行同步视频直播,跟随主播的镜头,麦森、农杰华、叶飞、李玉梅等人大代表化身特产解说员,让直播间里的朋友们了解更多南乡的特色农产品,真正让更多优质农产品出镜曝光、上“网”触“电”、“远嫁”出去。

  “以前大家除了干干农活,没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农产品也是在集圩上买卖的传统方式。现在我们利用杨梅节的时机,不仅带来人流量,还带动了村风民风好转。许多农民通过参与旅游服务、销售农产品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同时,我们大力推广农村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让村里的土特产品能够走出乡村,走向更大的舞台,带动村民共富共荣。”横州市人大代表、南乡镇党委书记李新粮说。

  以梅为特 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杨梅属于短期水果,成熟期只有短短几天,如果碰上连续的阴雨天让果子掉了一地,很可惜,所以并没有大规模的种植。”南乡镇人大代表梁海城介绍道。

  近年来,南乡镇人大主席团依托南横高速公路等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杨梅产业,探索出“庭院+特色种植”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争取企业赞助、村集体经济出资、村民筹资等方式为村民购买杨梅树苗,统一发放到各户,鼓励和动员竹莲村和高义村的村民清理房前屋后杂草杂物、平整土地,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上杨梅树,并引导村民利用自有庭院发展特色农家乐、小型采摘体验园等,把“小庭院”打造成“特色产业”,让过去的一个个荒地,变成了一批精品小田园和美丽庭院。目前在高义村和竹莲村建成大型杨梅种植园2处,庭院式杨梅园26处,可供游客采摘杨梅树200多棵,每颗可采摘约200斤,游客不仅可以体验现场杨梅采摘,还可以在庭院中体验自然之味、休闲之乐。

  南乡镇人大还积极引导农业经济能人中的人大代表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加强杨梅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扩大种植规模,不断提高杨梅品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针对杨梅果期短、难保存,产业链薄弱的问题,南乡镇人大积极搭建杨梅产销、加工合作平台,促成与企业签约合作,发展杨梅果干、杨梅果酱、杨梅果蜜钱、杨梅果酒等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拓展产业增效新空间,助推强村富民、乡村振兴,喜迎八方来客。

  以梅会友 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游客可以从南乡街渡口上船,一个小时的船程便可以到达世纪工程平陆运河的入口——平塘江口,乘船经过陈塘村,我们可以引导游客上岸看看大头菜的种植,还可以展销大头菜……”在第四届南乡杨梅节筹备会上,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提出建议。南乡不仅有“杨梅之乡”的美称,也有“大头菜之乡”的美誉,南乡大头菜吃起来口感嫩脆,没有酸、苦等异味,十分爽口,在2009年被列入为横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鲜尝南乡杨梅,品特色农产品,游山水风光,体验休闲乐趣,南乡镇人大以杨梅为切入点,立足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积极探索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激发内生动力。(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