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科教文体
字号:
南宁加强文物合理利用 让沉寂文物在百姓中“活”起来
发表时间:2021-12-23 13:41:44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展示利用率约为30%左右,主要体现在利用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并对社会开放的博物馆、相应展馆,发展成为文化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韦佳秀  摄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韦佳秀 摄

  中新网广西新闻12月23日电 (韦佳秀)“到2025年,我市要推进完成一批文物修缮保护项目,全市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广西南宁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市二级巡视员黄永久22日在南宁表示。

  当天,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黄永久在会上介绍相关情况。

  据介绍,2021年8月11日,南宁市文物局正式挂牌成立,南宁市文物管理和保护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南宁市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9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7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299处。各类综合性博物馆、专题性博物馆(陈列馆)共计21家。

  黄永久表示,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工作正扎实有力推进。横州市、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邕宁区、武鸣区7个县(市、区)已设有文物管理所,负责组织协调文物资源调查、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针对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南宁市还开展了文物“四有”工作,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南宁市的文物调查与考古发掘取得新成效。成立南宁市文物保护与考古队,组织开展摩崖石刻专项调查,完成邕宁区、隆安县、马山县、良庆区、青秀区、武鸣区共250多幅/组石刻的调查,拓取珍贵石刻拓片260余份,基本掌握邕宁区、隆安县及良庆区、武鸣区石刻分布情况。组织开展南宁地区贝丘遗址调查,采集石器、兽骨、蚌器、螺壳、陶片等标本450余件。同时,加强考古发掘工作,组织对隆安县出土的三合土棺墓和上林县巷贤镇苏仁村石廖庄砖室合葬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南宁市各级文物部门积极抓好文物的合理利用工作,让沉寂的文物在百姓中“活”起来。总体来说,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展示利用率约为30%左右,主要体现在利用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并对社会开放的博物馆、相应展馆,发展成为文化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南宁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2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主要是革命烈士纪念碑、近现代革命人士故居,与历史事件有关的党史文物遗存。据了解,南宁市先后组织对革命烈士纪念碑、徐汉林烈士陵园等多处革命文物进行修缮保护,确保文物本体安全。加强革命文物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发挥其社会效益。昆仑关战役旧址、梁烈亚故居等革命文物逐步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下一步,南宁市将开展文物保护基础工程,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管理制度,抓好全市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及成果出版工作,组织编制《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到2025年,要将南宁市建设成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完善对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展示利用工作,提高南宁市历史文化在全国的知名度,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好基础。2030年将南宁市发展成为中国—东盟文化创新名城,促进广西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传播,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