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广西三江:“黑木耳”富村记
发表时间:2022-05-12 12:00:4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 “三月来浇水、四月等生长、五月六月齐采摘、七月八月变成钱,过完今年再丰收……”连日来,一曲发展木耳产业助民增收致富的民谣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红岩村传唱。

  中新网广西新闻5月12日电(阳焕之) “三月来浇水、四月等生长、五月六月齐采摘、七月八月变成钱,过完今年再丰收……”连日来,一曲发展木耳产业助民增收致富的民谣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红岩村传唱。

  “以前,我们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收入单一,仅靠分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洋溪乡红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潘彩琼介绍,为更换红岩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动引擎,实现从“外部造血”向“内部造血”转变,该村村“两委”将木耳产业作为改变红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结构单一的切入点,通过党建引领兴产业、党员带头做产业、后盾单位助产业、政策帮扶拓产业、群众帮忙促产业的“4+1”策略,助推红岩村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突破,2021年红岩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8万余元。

  商机与产业“相碰”

  走进红岩村高贵屯5个木耳大棚错落有致地在马路边,大棚里,木耳菌棒被竹竿夹成一排排,村干部正在拿着水管给木耳菌棒浇水,有些毛木耳从菌棒里窜了出来。

  螺蛳粉作为群众生活中重要的餐食,深受群众的喜爱,而木耳作为螺蛳粉中重要配料需求量逐年增长,2020年螺蛳粉产业成为柳州市“百亿产业”,为更好的促进螺蛳粉产业的健康发展,柳州市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推进螺蛳粉产业的标准化、制度化、安全化发展,顺应市场高速增长的需求,同时推进与产业链之间的黏性,既可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又让产业发展可持续。

  “我们要跟上螺蛳粉产业发展步伐,我们想引进螺蛳粉产业……”想发展,资金不能少,但乡村发展缺的就是资金支持。壮产业,经验不能少,但产业发展存在盲区的就是技术。

  为尽快确认红岩村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红岩村组建产业发展小分队,结合自身条件寻找适合红岩村的产业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关注点落在了木耳上,木耳虽小但营养丰富,木耳虽小但需求旺盛。

  在确定产业项目后,驻村第一书记撰写了木耳产业作为红岩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汇报材料,结合实际情况、木耳发展成功经验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后,后盾单位北城集团投入15.7万元引入高山毛木耳项目,搭建5个木耳大棚和村两委从村级集体经济资金中购买2万木耳菌棒,让木耳产业在红岩村落地生根。2021年红岩村木耳年产4万斤,增加村级集体经济5万元,通过与广西螺状元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党支部+公司+基地+村民合作社+后盾单位+脱困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木耳产业,有效改变了村级集体经济结构单一、收入单一、村级集体经济弱小的现状。

  技术与养护“相接”

  俗话说“种植先学技,种植重在技”,种植技术对木耳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凸显。木耳种植看似简单,实则藏满学问,木耳大棚通风、木耳浇水时机、木耳采摘技术等细小关注点成为影响木耳品质好坏、价格高低的因素。为卖出好价格和提高木耳管护水平,红岩村村“两委”干部邀请技术员现在教学和技术指导,技术专家为让大家掌握木耳种植技术自创顺口溜:“寒冬禁风禁浇水,暖阳通风多浇水”,通过顺口溜加深了对种植技术的了解。

  “其他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就要请人打理,我们都是村干部、党员免费做义务工,赚来的钱都进入村级集体经济账号,用于发展红岩村教育等方面,让钱用到刀刃上。”党员覃培赖说道。

  销售与后盾“相合”

  “天气温度一高,毛木耳疯涨,长出来是钱,卖不出去就是土,村干们急得团团转。潘彩琼对我们说不是有两个后盾单位吗?这么大的公司还销售不了我们这些木耳。”村干部回忆到。在驻村工作队向自己单位汇报此事后,后盾单位领导大力支持,柳州市北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将3.3万斤木耳销售一空,同时,积极与县乡村振兴消费中心进行对接,帮助红岩村销售700斤木耳,形成“村合作社+后盾单位”、“村合作社+平台”的销售模式,让潘彩琼有了扩大木耳产业发展的勇气。

  “今年我们准备大干一场,已向菌棒销售商购入木耳菌棒8万棒,后盾单位还给我们购买木耳烘干机,做强红岩村木耳产业,推动特色产业越做越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越来越多”。潘彩琼说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