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看台
字号:
(壮美广西“侨”我讲) 在博物馆读懂广西:铜鼓敲响中国—东盟文化交融的音符
发表时间:2022-05-19 22:45:1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文物是人类生活的遗迹,也是人类生活的记录。从石头到瓷器,经历了数千年的演绎,是华夏民族的成长史,也是先祖们精神、意志的传承,或许今天看到的物品早已失去了百年、千年以前的光泽,但散发出来的,却更具有神秘、深刻而富于特殊的纪念。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文物走近中国,读懂广西,或许是这些沉睡千年的古董们最大的心愿……

  博物馆,是存放故事的地方,和古老的文物对话,听它说起那些时光背后的故事。智慧的古老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世界读懂广西故事。

桂统宣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广西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FM97.0草莓融媒工作室《天大的小事》栏目特别策划《壮美广西“侨”我讲——在博物馆读懂广西》。

  [音乐《铜鼓颂》]“天上星星多,地上铜鼓多;星星和铜鼓,给我们安乐。”

  这是一首古老而又神秘的铜鼓歌,广泛流传在壮族人居住的地区,也是壮家人世世代代流传着的一首歌,能给大家带来安乐幸福的生活。歌中的铜鼓被壮族人奉为神器,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壮族人素来有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沿袭至今。铜鼓究竟有怎样的来历呢?

  [文物会说话]

桂统宣供图

  我是翔鹭纹铜鼓,出生于公元前202年,也就是西汉时代,和你们已经相距2200多年了,现在我可是广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呢,是国宝级文物。我和鼎一样,在古代是一种煮饭的用具,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所以也就有了那句“北鼎南鼓”的说法。想了解我的更多故事那就继续听节目吧。

桂统宣供图

  南宁市逸夫小学贤宾校区一(4)班 谭威葳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壮族、侗族、毛南族等民族的文化遗产,曾广泛用于陈设、集众、会盟、战阵、祭祀、娱乐、丧葬等场合。铜鼓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身,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映着各民族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文化面貌。从发现和使用铜鼓的地域来看,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八个省、市、自治区均有铜鼓,东南亚等众多国家也有分布。那么,从铜鼓的起源到如此之大的分布格局,是怎么实现的呢?

  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广西博物馆协会理事长、文化部优秀专家、广西文化名家,吴伟峰。

桂统宣供图

  铜鼓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国家也有铜鼓的分布和使用,它是中国和东南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对于古代铜鼓是如何传播到东南亚各地,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同意铜鼓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地区人民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与融合形成的一种共同文化的载体,表明了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联系。

  铜鼓的起源是炊具,最早是用来煮饭、煮肉的用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乐器,再后来成为了权力的象征。铜鼓在中国南方的地位就如同北方中原的铜鼎,作用是一样的。但是南方的铜鼓除了祭祀以外,后来在战争、集会上也有使用、流传,一直延续到现在,现在在民间依然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铜鼓集冶炼、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于一身,它不但是指挥军阵的响器、沟通“人神”的祭器和御神、御人的乐器,加上在古代铜是贵重金属,铜就是“钱”,在铸造青铜器的时候需要很多的铜,也特别费时耗功,体现出当时最高的技术水平,一般人做不到,因此铜鼓也是财富、权力、身份的一个象征。

  广西的翔鹭纹铜鼓是非常珍贵的,从它的历史、科学、艺术性来考量都非常突出,尤其是它的年代非常准确,成为同类铜鼓断定年代的一个标准器。这面翔鹭纹铜鼓,经国家文物局全国一级藏品专家确认组研究,确认为“国宝”级藏品,是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

  跨越千年历史长河的铜鼓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却记载了一段跨越千里的传奇故事。铜鼓的这种传播途径,与经由海上的贸易线路、民族迁徙线路有关,在广西贵港市出土的“翔鹭纹铜鼓”,从其所处区域、纹饰特征与传播途径来看,无疑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印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政协海外特邀嘉宾、福州市政协海外列席委员、文莱广西总商会会长,郑作亮 曾在文莱生活46年,作为归国新侨的一员,他眼中的铜鼓,是两国深厚友谊的见证。

桂统宣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政协海外特邀嘉宾、文莱广西总商会会长,郑作亮。

  我在文莱也见过铜鼓,但不是一样的铜鼓。文莱的苏丹王位、礼杖、拉车,可以看到很多文物的纹饰,有龙、蛇、鸟等。鼓在文莱是很受重用的,王室的仪式、婚礼上都会用鼓。

  文物是人类生活的遗迹,也是人类生活的记录。从石头到瓷器,经历了数千年的演绎,是华夏民族的成长史,也是先祖们精神、意志的传承,或许今天看到的物品早已失去了百年、千年以前的光泽,但散发出来的,却更具有神秘、深刻而富于特殊的纪念。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文物走近中国,读懂广西,或许是这些沉睡千年的古董们最大的心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