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广西各地
字号:
都安定福村着眼“四强”凝聚“四力”厚植文明乡风
发表时间:2023-03-20 10:54:44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这是近年来定福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按照乡风文明建设“十个好”的标准,着眼“四强”凝聚“四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的一个缩影。

  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20日电(黄润生)走进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定福村,经过风貌改造后特色鲜明的民居在村里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微菜园、微花园点缀其间,由村民们自发浚治疏通的山泉水在村中潺潺流淌,独具特色的骑楼和记载定福村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历史的村史馆也吸引来了不少游客。

  “村里的设施越来越完善,我们准备把民宿办起来,也吃上一口‘旅游饭’。”定福村党支书黄耀雷脸上挂满了笑容。

  这是近年来定福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按照乡风文明建设“十个好”的标准,着眼“四强”凝聚“四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的一个缩影。

定福村村民在大寨楼前包粽子。吴丹丹  摄

定福村村民在大寨楼前包粽子。吴丹丹 摄

  强队伍建设,提效力促乡风文明。“齐人心”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抓手。定福村通过镇、村党组织领导,经村民代表推荐、群众自荐、村党支部把关,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议事制度。

  理事会认真收集村民的意见、听取村民的讨论、集合村民共同行动,形成“理事会主动理事,老百姓积极议事,乡亲们共同管事,想干啥都能成事”的良好社会风气。理事会成员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各种纠纷矛盾,为定福发展出谋划策,不断激发村民参与本村建设的积极性,制定了多项规程,凝聚定福民意,推动乡村振兴。

  强党建引领,聚合力促乡风文明。“明方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定福村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党群联建模式,以“党建+乡风文明治理”为工作切入点,让村里的在职党员、退休党员作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带头人”,激发全体村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

  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村民捐款捐物100多万元、投工投劳300余人次,完成“大寨楼”改造,开展基础设施和人文景观建设,完成140栋民房的风貌改造、9.6公里雨污水改造道路提升工程和村屯亮化工程。

  农民画家黄泰峰毅然返乡,发挥个人特长,在民居外墙绘就村民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浓郁的民族风情、秀丽的田园风光,吸引县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定福村成为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强产业兴村,添动力促乡风文明。“旺产业”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会+企业+农户”模式,坚持产村相融,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取得较好成效。

定福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基地工作人员采摘羊肚菌。吴丹丹  摄

定福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基地工作人员采摘羊肚菌。吴丹丹 摄

  由村民理事会牵头,组织和带领109户农户参与发展凤梨、青柚、毛节瓜、莲藕等特色产业,种植总面积达310亩。通过“用农民土地给租金、让农民土地入股给股金、带农民劳动给薪金”的方式,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带动78户农户共同发展。

  吸引创业致富能手返村创业,创建2家企业、3个种养殖合作社,累计带动就业岗位300余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如今,村内的产业兴旺起来,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强特色传承,增活力促乡风文明。“兴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定福村积极发掘村史文化,在“大寨楼”建设村史馆,展示红色村史、乡贤及先进典型人物故事、村内的家训祖训和生产生活用具,延续村民的乡愁记忆,引导村民继承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投入乡村振兴的各项建设。

  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立红白事文明劝导、文化体育、移风易俗等6个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文明实践。将“大寨楼”作为活动阵地,组织村民“大寨楼”前上党课,看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学习农技知识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三月三”、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文艺汇演、包粽子比赛、敬老宣传等方式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三年来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定福不断开展文明行为宣传和红白事劝导,有效推动村民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祭祀,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在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下,定福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区、市两级文明村、“绿色村屯”、红白事文明劝导试点村、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