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新网广西新闻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时政外事
字号:
徐迪克:奋力开创“红色东兰 绿色崛起”新局面
发表时间:2021-09-12 18:36:29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中共东兰县委书记徐迪克日前介绍,“十四五”时期,东兰县将围绕“四新”抓“四化”,大力弘扬拔群精神,举全县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奋力开创“红色东兰 绿色崛起”新局面,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东兰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壮美新篇章。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12日电(记者 杨志雄)中共东兰县委书记徐迪克日前介绍,“十四五”时期,东兰县将围绕“四新”抓“四化”,大力弘扬拔群精神,举全县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奋力开创“红色东兰 绿色崛起”新局面,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东兰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壮美新篇章。

  徐迪克称,当前,东兰县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前景十分光明,重大机遇十分有利。这些机遇既蕴含在国家和自治区先后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支持革命老区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利好政策中;也蕴含在广西和河池市加快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工业崛起的发展布局中;更蕴含在东兰所具有的独特区位、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和特色资源等比较优势中。“在新起点上,憧憬东兰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鼓足干劲、迎难而上,抓住机遇求突破,在‘十四五’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加快发展、加速崛起。”

  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县之路,让乡村发展“兴起来”

  徐迪克介绍,今后五年,东兰县将夯实乡村振兴之“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用足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强化县领导包干责任、乡镇主体责任、部门专项责任、队员驻村责任和干部帮扶责任,对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落实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做好分层分类帮扶救助。

  塑造美丽乡村之“形”,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东兰县将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加快补齐乡村风貌和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全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拆违治乱、污染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让乡村环境更优、颜值更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开发特色产业路、旅游路,积极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优化项目储备和包装设计,争取中央、自治区更多资金支持革命老区建设;高位推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武篆镇红色村庄乡村振兴示范区,力争建成全区全国标准示范区。

  充盈农村发展之“实”,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东兰县将大力发展传统强优产业,做强板栗、墨米、黑山猪、东兰乌鸡、墨米酒等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打造传统产业升级版。大力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实现油茶、桑蚕、食用菌、兰花、花椒、中草药、肉牛、肉羊、淡水养殖等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努力开创“村村有特色、乡乡有示范、全县有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三石镇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特色品牌,打好绿色牌、康寿牌、富硒牌,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提高东兰农产品知名度;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整合城乡供销社资源,建设为民服务平台;大力整合县域示范区,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农业产业强镇、田园综合体、农业科技园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铸牢乡村文明之“魂”,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东兰县将建强建优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扎实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做好乡村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开发保护利用,打造农村文创产品和文化品牌,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文化旅游景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和浓厚氛围。

  走新型工业化强县之路,让县域经济“强起来”

  徐迪克称,东兰县将坚定不移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做强做大实体经济上,持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育品牌、拓市场,以工业振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杠杆,实现“十四五”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

  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筑巢引凤优布局,要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做大工业发展格局,扎实推进东兰县长寿生态食品加工园、龙华高科技产业园、向阳新城移民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等4个园区建设,依托长寿生态食品加工园引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依托向阳新城移民产业园、龙华高科技产业园引进电子加工制造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依托新型建材产业园引进绿色建材加工企业。力争5年内引进20家以上的优质企业进驻园区投产。

  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专精特新”促发展。东兰县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拉长农特产品加工产业链,逐步由初加工向深加工优化升级,推进特色富硒长寿生态食品加工业提质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支持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升级改造;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电子信息加工、绿色建材业发展。

  三是加大服务企业力度,营商环境再优化。东兰县将按照全区工业振兴的部署,围绕全县工业振兴大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重点解决阻碍企业发展、项目落地的难题。东兰县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我帮办”工作机制,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全程跟踪项目服务,当好企业的“服务员”,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让东兰成为创业发展的宝地、投资兴业的福地。

  走资源产业化强县之路,让特色品牌“亮起来”

  “我们将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迈向高质量。”徐迪克说。

  一是铸就新时代老区红色品牌,坚持把东兰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推进红色资源产业化、红色产业品牌化。

  据介绍,东兰县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继续优化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邓小平四进东兰,五渡红水河”红色之旅,建设“壮乡全民国防教育园”和“红水河红色文化博物馆”。东兰县将大力发展红色教育培训产业,完善拔群干部学院办学设施,加强与区内外知名干部学院、党校合作,深入推动东兰红色研学发展,常态化演出民族音乐剧《拔哥》和舞台剧《忠诚》;开发特色精品课程,增加红色体验项目和校外现场教学活动,不断提升拔群干部学院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建成全区、全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建设东兰武篆红色小镇,丰富列宁岩、魁星楼等革命遗址遗迹的红色文化元素,提升韦拔群纪念馆、壮乡英雄文化园等纪念场馆的展演功能,全方位、高水平展示东兰红色文化;组织编写一批东兰红色故事书籍,开发一批红色纪念品,推出一批红色影视作品,不断繁荣东兰红色文化市场。

  二是提升东兰特色文化新魅力,深挖东兰“铜鼓文化”“山歌文化”“蚂拐文化”“长寿养生文化”等文化内涵,丰富和提升“铜鼓山歌会”、壮族“蚂拐节”、布努瑶族“祝著节”等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积极申报《长江椿榔舞》《瑶族铜鼓舞》《东兰壮族山歌》及其传承人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传承和创新优秀乡土文化,建设保护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民族村寨,整体提升农村建筑风貌和文化内涵,打造乡镇一村一品,彰显东兰民族文化特色。依托“国家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中国长寿之乡”等品牌优势,聚力提升“金色铜鼓”“银色康寿”“黑色物产”文化影响力。

  三是建设国际宜居康养旅游胜地。东兰县将夯实旅游基础设施,提速推进乡镇环线旅游公路建设,重点完善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继续推进红水河骑行绿道、完善三弄风景道建设,推进长乐宫、天宝山、巴英蚂拐文化旅游区、香河漂流等景区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继续实施4A城市亮化工程,塑造东兰旅游特色县城形象。东兰县将创建旅游特色品牌,加快发展天然饮用水、长寿食品、健康医养等重点康养产业,加快打造生态旅游、风光摄影、农耕文化体验、康养休闲度假区,力争5年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宜居康养旅游胜地和健康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此外,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加快建设坡豪湖生态养老中心、长乐康养度假中心、红水河河畔度假酒店等项目。东兰县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业投资三弄瑶乡、长江河口、第一湾、坡豪湖等精品民宿建设,把康养旅游业打造成东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绿色生态是东兰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我们要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 徐迪克说,东兰县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持续巩固自治区级生态县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东兰县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实施林长制、河长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一条具有东兰特色的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人民幸福的绿色发展道路。(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